德國台灣同學會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2773|回復: 1

小小耳鳴,大大警訊!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8-8-1 08:21:5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每當夜深人靜時,耳鳴的老毛病一犯,往往教人受不了。有些人因為耳鳴,整天無法安靜思考與休息,加上長期精神不集中,還容易失眠、情緒不穩。由於耳鳴經常是自己可以聽見,其他人卻聽不到,因此旁人無法了解,病人精神方面飽受耳鳴折磨。所以當發現有耳鳴的狀況,應該尋求醫師的診斷,找出耳鳴的原因。


問1:耳朵一直聽到嗡嗡叫的聲音,是不是耳內長了東西?

耳朵聽見嗡嗡叫的聲音,你發現不是外界的聲音,而是來自耳內,而且聽起來像是噪音,已經影響你的日常生活作息,這種情況就是耳鳴。

突然發生耳鳴的狀況,許多人就會開始懷疑,可能耳朵裡面長東西,其實耳內長腫瘤的情況並不多見,通常是有外耳病變、中耳疾病、內耳病變,或是聽神經甚至腦部出現問題,像外耳道發炎、中耳炎、耳膜破洞、內耳聽覺細胞受損、退化,還有聽神經故障、聽覺中樞有問題、血管發出的聲音等情況,都會造成耳鳴的現象,需要找耳鼻喉科醫師做檢查。

問2:坐車、搭飛機為什麼會出現耳鳴的情況?

相信很多人都有類似的經驗,飛機起降時、坐公車、搭電梯或是登高山,時常有一種耳朵悶住、塞住的感覺,許多人以為出現這種情況就是耳鳴,其實這叫做耳塞感或耳悶感,和耳鳴大不相同。

耳鳴發作時,會聽到耳內發出嗡嗡的聲音,而耳朵產生耳悶感,是因為我們的中耳腔內有一條管子,叫做耳咽管,可以直接通到鼻咽部,也就是鼻子最內側、喉嚨最上面的地方,當中耳腔內的氣壓和外界不同時,耳咽管會自動打開,讓中耳和外耳兩邊的氣壓平衡。如果這時候壓力無法平衡,就會產生耳悶感,所以處於氣壓變化過大的環境下,很容易出現耳悶感的現象,通常只要嚼口香糖,或是吞一下口水,耳悶感、耳塞感就會消失。

不過,有時候不見得是耳咽管沒有打開,耳咽管受損,也會有耳朵悶悶的症狀,在台灣比較常見的疾病,像鼻咽癌的腫瘤長在耳咽管旁邊,可能會損傷到耳咽管的功能,讓耳咽管無法開啟,而造成中耳與外界壓力失衡。

另一種疾病叫做「美尼爾氏症」,除了產生耳悶感之外,同時伴隨耳鳴的情況,聽力還會減退,並且出現眩暈的現象。名畫家梵谷長期飽受耳疾困擾,很多人推測他是罹患美尼爾氏症,因為他的畫作經常出現漩渦狀的線條。

因此,當發現耳悶感沒辦法用吞口水、嚼口香糖來緩解時,建議到醫院做詳細的檢查,找出真正的原因,才不會錯失治癒的良機。

問3:「耳鳴」或是「幻聽」時常分不清楚,到底該如何分辨?

許多人無法分辨耳朵裡面的聲音,到底是「耳鳴」還是出現「幻聽」的情況,其實兩者差異性很大,很容易分辨。如果是耳鳴的症狀,會一直聽到單調、無意義的聲音,類似像嗡嗡叫的聲音。

幻聽則是耳內聽見有意義的聲音,不是外界的聲音,例如旁邊好像有人在你耳邊說話、喊你的名字,或是一直重複相同的音樂聲,這可能是精神出現異常的症狀。因為精神異常的人,腦部的神經傳導方面會發生問題,以致對外界資訊的接收不完整,於是產生幻聽的情況。

問4:心情不好也會引起耳鳴發作嗎?

心情不好的時候,有些人也會出現耳鳴的症狀,其實這跟注意力有直接的關係,還有比較容易緊張、神經質的人也很容易產生耳鳴。

通常在巨大的壓力下,還會加重耳鳴的狀況,愈疲倦的時候,問題會更嚴重。 有時候晚上會因為耳鳴而導致睡眠品質不好、失眠,如此一再惡性循環,耳鳴只會更嚴重。

所以忙碌的現代人,應該適時調整減緩自己的腳步,讓自己放鬆心情、喘一口氣,才能有效消除耳鳴的情況。

問5:如何預防耳鳴再度發生?

已經確定是因為疾病所引起耳鳴的情況,當然需要用藥物治療或手術治療來改善症狀。不過,如果只是單純的耳鳴,和情緒、壓力有關係,要有效預防耳鳴發作,建議日常生活中要遵守幾項原則:

  • 遠離噪音環境,像工廠、機場、火車站、KTV、百貨公司等場所。
  • 避免聽大聲音樂,戴耳機或聽隨身聽時保持適度音量。
  • 禁止喝酒,因為許多人戒酒後,耳鳴會自然消失。
  • 不要暴飲暴食及吃過鹹的食物。
  • 避免從事壓力大的工作,因為用腦過度,缺乏休息,容易引起耳鳴。
  • 充足的睡眠,或是適度的休息。
  • 保持平常心,避免生氣、緊張、焦慮、情緒不穩。
  • 避免內耳毒性藥物,像某些利尿劑、阿斯匹靈等藥物,都會引發耳鳴症狀。
耳鼻喉科醫師的叮嚀

當你發現耳鳴的症狀,就應該儘早就醫,接受治療。通常遵照醫師規定按時服藥,平常多休息,工作保持平常心,不要輕易動怒,再加上遠離噪音環境,大部分的耳鳴現象,都能妥善解決。


(本文作者:花蓮慈濟醫學中心醫療團隊)
(本文擷取自『家庭健康百問』一書,由原水文化發行。)

http://www.uho.com.tw/pantology.asp?year=2008&mon=5&id=136

評分

參與人數 2現金 +6 短評 +1 收起 理由
mmarta + 6 實用資訊
ccs19782003 + 1 實用資訊

查看全部評分

發表於 2008-9-1 10:47:00 | 顯示全部樓層

長期耳鳴不就醫 恐失聰


長期耳鳴不就醫恐失聰 服藥減壓飲食控制
不少中老年人都有耳鳴的困擾,許多人忽略不就醫,醫師表示耳鳴如果不及早治療,可能從初期的細小的蟬叫聲,變成24小時持續存在的大鼾聲,甚至到最後造成失聰;因此有耳鳴症狀要儘早就醫,並調整生活步調和控制飲食;醫師也說治療耳鳴必須多管齊下耐心治療,治癒的可能性還是很大。

(李書璇報導)

一名住在北縣土城,長期受耳鳴所困擾的50歲男性副教授,在無預警的情況下,突然喪失聽力,在拖延6年換了8副助聽器都沒效之後,他才決定求助於醫師,在醫師以神經營養與血液暢通藥物治療下,才得以恢復聽力。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表示,由於現代人生活壓力大,耳鳴病人有年輕化的現象,而所謂的耳鳴內耳中風,起因於蝸牛體內神經病變,成因如長期身處高分貝噪音環境、或是飲食失調,攝取過多鹽份導致內耳淋巴管水腫等等,都是可能造成耳鳴的因素,患者若不積極治療,甚至可能耳聾,也可能導致精神疾病。除了就醫治療,李宏信也提醒耳鳴患者可以多補充維他命C、維他命E,以及鋅等可以預防老化的營養素。日常生活上也應調整生活步調,減輕工作壓力搭配飲食控制,不要吃太鹹,更不能酗酒,這樣在治療上才能事半功倍。

李宏信提醒,治療耳鳴可能需費時半年到1年不等,而且在初期就應該盡速治療;而由於目前國內針對耳鳴研究的資料並不多,他也將數十年來針對耳鳴的研究集結為耳鳴專刊,希望讓更多耳鳴患者可以有參考資訊,他也表示將在20號舉辦「常見引發耳鳴因素健康公益講座」,歡迎想要了解耳鳴資訊的民眾前來聆聽。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0901/1/155iv.html

=================================================================
quaqua多年前曾為耳鳴所苦,所幸症狀尚輕即尋醫投訴,沒吃藥打針,就是如文上所述,調整飲食作習等等,改善了貧血,減輕了壓力(其實這點較難,要調整目標、價值觀…),不知不覺就沒事兒了,也沒再犯過。
人生苦短,要把握當下,珍惜所(擁)有;
首要的就是健康,否則一切減分又減色!

評分

參與人數 1現金 +6 收起 理由
mmarta + 6 感謝分享

查看全部評分

德國台灣同學會論壇

GMT+1, 2024-12-4 10:1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