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台灣同學會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3129|回復: 3

繼Google之後,下個十年誰領風騷?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8-9-15 13:24:2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編輯 HCC 報導 原文刊載於科景網

            全球搜尋引擎龍頭Google在1998年9月7日成立,迄今已滿10週年,後十年誰又領風騷?NATURE訪問了數位領袖人物,請他們臆測下一個“Google”。
答案為電子紙(Electronic paper)、虛擬觸覺(Haptics)、影像視像器(VideoVisors)、具有記憶力的產品(Products with memories)、自主移動性機器人(Autonomousrobots)、基因資訊(Genetic information)、開放内容管理(Open contentmanagement)、電腦三維場景(Three-dimensional environments)、語義網(The semanticweb)以及更佳的瀏覽器(Better browsers)。
1.電子紙(Electronic paper)─Bill Buxton,微軟首席研究員
Bill Buxton著有“Sketching User Experiences: Getting the Design Right and the Right Design”一書,人機介面設計專家,現為微軟首席研究員。
BillBuxton認為,後十年的科技風騷首選將為電子紙,如Amazon開發的電子書閱讀器Kindle,技術雖然不成熟,已為青少年期晚期階段,即將風姿綽約的進入所有人的書房。Bill表示此項技術將為人們對待紙張的態度帶來戲劇性的改變,將會讓人們質疑北美每週砍伐50萬棵樹以供應紙張是否值得。
不彷試想十年後,校園內電子書閱讀器取代手提電腦、書包、教科書的場景。

2.Haptics(虛擬觸覺)─Vincent Hayward,法國巴黎第六大學工程教授
Vincent Hayward,加拿大McGill University 電子與電腦工程教授,2008年休假赴法國。研究領域:虛擬觸覺介面、制動器與應用控制、機器人。個人首頁http://www.cim.mcgill.ca/~hayward/
VincentHayward認為人們基本上是帶著期待的心情進行各種操作,壓按冷冰冰的玻璃螢幕,正如同接觸不存在的東西一般,視覺介面會降低操作者的期待,無法獲得預期的感知,所以操作動作的感覺結果未獲滿足。虛擬觸覺回饋能讓操作者的心理預期成真,而完成整個控制迴路。
Vincent Hayward提到,由於觸碰式螢幕的廣泛應用,提供觸覺回饋的介面需求逐漸受到重視,其目標是將介面變的更直覺式,而非依賴視覺的回饋。虛擬觸覺能滿足此種無須仰賴視覺操作的介面需求。
幾家手機製造商與汽車製造商已將虛擬觸覺加入產品,操作者按下螢幕上的按鈕,藉由觸覺回饋,可以感受到操作指令的確認。

3.影像視像器(Video visors)─Ian Pearson,Futurizon consultancy, Ipswich, UK
Ian Pearson,英國未來學家,個人首頁http://www.btinternet.com/~ian.pearson/
IanPearson預期掛在鼻樑上的影像接收器將會改善解析度、降低價格,而且由於視像器能提供行人許多訊息,其需求量將大增。若將視像圖形與精確的全球定位資料合併,即能將線上訊息加諸於週遭環境之上,所以假設你是巴黎香榭大道上的旅客,就可以即時透過視像器接收附近商店與餐廳的資料,拿著地圖或tourguide 逛街的鏡頭不復存在了。

4.具有記憶力的產品(Products with memories)─Leo Kärkkäinen,芬蘭Nokia研究中心Chief visionary
Leo Kärkkäinen,1990年芬蘭赫爾辛基大學應用物理博士,2007年起擔任芬蘭Nokia 系統研究中心遠景執行長。個人首頁, http://research.nokia.com/people/leo_karkkainen/index.html
LeoKärkkäinen提出消費產品具有提供詳細產品資訊能力的期待。目前已有廠商利用近距離無線通訊系統推出NFC行動悠遊手機。LeoKärkkäinen認為若利用此技術與顧客擬購置的商品通訊,顧客可以獲得更多有用的商品資訊,例如健康資訊、是否會引起過敏、滿足環保需求等等。

5.自主移動性機器人(Autonomous robots)─Helen Greiner,iRobot創辦人
iRobot於1990年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Rodney Brooks與其同事Colin Angle所創,HelenGreiner為RodneyBrooks的學生,擔任董事長一職。iRobot發明各型偵測機器人,應用於軍警單位,曾參加金字塔內部探測,美國9•11事件救難搜索,阿富汗作戰。
Helen Greiner認為機器人要能自主性移動,必須擁有對環境的感知能力、智慧軟體架構、實體結構以及行為反應,該公司的定時自動清掃機器人吸塵器即為一例。
Helen Greiner期待機器人能走出室外,下田耕作、草坪除草或清潔辦公室,自主性越高的機器人能執行更複雜與精緻的行為,從事複雜的勞務與農事、建築、後勤、照顧老人、參與軍事任務等。

6.基因資訊(Genetic information)─Esther Dyson,Investor in for-profit and not-for-profit start-ups, New York
EstherDyson曾投資許多高科技新創公司,如Flickr、del.icio.us、Yandex、Meetup.com、eventful.com等。Esther Dyson 現為23andMe董事會成員,23andMe是由Google創辦人妻子和LindaAvey共同創立的一家生技公司,該公司提供基因與遺傳特徵資料,販賣基因圖譜予付費會員,每份近1000美元。23andMe的願景是透過網路提供基因資訊。
Esther Dyson嘗試消除人們對基因資訊的錯誤觀念,她認為人非不朽,每個人的基因組能透露最可能的致命起因,不過基因資訊不能進行精確與確定的預測,也不能預測時間。Esther Dyson希望基因資訊可以協助人們改變生活方式,活的更健康。

7.開放内容管理(Open content management)─Joi Ito,Co-founder of Infoseek Japan and chief executive of Creative Commons, Tokyo, Japan
Joichi Ito 伊藤穰一,投資和擔任如Technorati、Six Apart、Social Tex等多家Web 2.0公司的董事。目前為開放原始碼組織(Open Source Initiative,OSI)名譽董事。
Joichi Ito 期待未來能以類似Google簡單性的架構,緊密的連結Wikipedia、 Facebook以及其他常用的網站內容。目前的網路架構和法律架構限制使用者共享網頁內容,法律上的阻礙(legal friction)限制了創作性。

8.電腦三維場景(Three-dimensional environments)─Ailin Graef
Ailin Graef,網路遊戲“第二人生(Second Life)”虛擬人物Anshe Chung的創作者,首位從電腦虛擬世界致富的華裔教師。
Ailin認為三維場景經由瀏覽器與手機能更易於使用,所以下個世代實體與虛擬將會更緊密的結合在一起。此些三維景觀能代表真實人物與真實地點,因此網路遊戲使用者能進入一個與實景相同的三維場景,並與其它實際或虛擬在現場活動的使用者互動,將較參予虛擬世界或網路遊戲更具意義。
Ailin認為有三種技術可創造三維環境,首為製造模擬真實場景圖形(photo-realisticimages)的電腦圖學(computer graphics);次為擷取真實世界的大部分,並將之加入三維世界的技術,如Google與Microsoft已利用衛星影像以及城市的龐大影像資料付諸實現。第三種技術則是在心裡層次上,將使用者帶入場景,並以更佳方式進行互動。

9.語義網(The semantic web)─Kevin Kelly,Wired雜誌主編
Kevin Kelly是全地球評論(Whole Earth Review)發行人、連線(Wired)雜誌主編,著有NET &TEN(中文本譯者:趙學信,出版社:大塊文化 )等書。
Kevin Kelly認為若網頁內容如同語言一般,能被描述與分解成名詞、動詞與受詞,電腦則能自動閱讀網頁。原來必須由人們操作鍵盤進行搜尋、整理、蒐集資料的動作,就可以完全被機械所取代。因此依照網頁內容的各種語詞,可以連結成讓機械容易理解與處理的資訊網。
Kevin Kelly舉了一個很有趣的例子描述語義網的使用概念,假設有人想預約計程車上機場,語義網會先自電腦找出飛機班次,出發地點到機場的交通與路況,找出屬意的計程車行等等,而且這些資訊會回饋與您,無須您動手搜尋。
Kevin Kelly指出因為人工解碼極其費時,未見到量的需求之前,無法說服人們投入精力研發語義網。KevinKelly提出網頁搜尋引擎的突破點為網頁排名(page ranking),對semantic web而言,其引爆點(the tippingpoint)可能來自automated parser,此自動化分析器能對網頁內容進行自動解碼,有些網站例如Twine(http://www.twine.com/ )已經開始使用此法。

10.更佳的瀏覽器 (Better browsers)─Sam Schillace Google, Mountain View, California
Sam Schillace原為矽谷軟體公司Upstartle公司共同創辦人,該公司推出網路文書處理程式Writely,讓使用者儲存、編輯並分享文書處理檔案。2006年3月被Google收購。
Sam Schillace認為在網路上,單純化較完整性更為重要,瀏覽器需要簡單化、普遍性。下一世代瀏覽器以及在線應用(webapplications)軟體將讓通訊與協同(communication andcollaboration)顯得更為明晰易懂,並且讓使用者迅捷的與他端的使用者互連,協同完成工作。此會將網路轉換成與其他使用者互動的超級電腦,徹底改變工作方式。

參考來源:

本文版權聲明與轉載授權資訊:
  • 本文採"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之創用CC轉載授權模式,詳細版權聲明與轉載規定請見       http://sciscape.org/copyright.php,首次轉載本站新聞報導者請務必詳讀。

評分

參與人數 6現金 +13 短評 +3 收起 理由
Elf + 2 + 1 不如來作一隻十項全能的小妖精 ...
Charlotte + 4 感謝分享
benjamintopf + 1 感謝分享
wang.hurh + 1 感謝分享
mmarta + 2 感謝分享
ccs19782003 + 5 感謝分享

查看全部評分

發表於 2008-9-15 14:08:11 | 顯示全部樓層
個人覺得這十位偉大人物的預言都不會成立

google 之成功 除了他的技術外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原本的龍頭 YAHOO 把重心轉去弄入口網站

但 GOOLE 卻堅持在搜索

比較 yahoo 和 google 的首頁

yahoo 五花八門

google 非常簡潔

人一方面渴望整合 另一方面又希望簡單

評分

參與人數 3短評 +5 收起 理由
Elf + 1 辜狗現在也五彩繽紛了呀...
Gwen + 3 樓下的....最好是......
mmarta + 1 原來 Gwen 是始祖!! Google!!

查看全部評分

發表於 2008-9-15 14:41:59 | 顯示全部樓層
最近 google 的股價,
很不 ok 啊........

評分

參與人數 1短評 +1 收起 理由
Elf + 1 現在應該連火星的股價都不ok吧... >. ...

查看全部評分

發表於 2008-9-15 16:04:40 | 顯示全部樓層
原文由 chuck 於 2008-9-15 15:08 發表
個人覺得這十位偉大人物的預言都不會成立

google 之成功 除了他的技術外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原本的龍頭 YAHOO 把重心轉去弄入口網站

但 GOOLE 卻堅持在搜索

比較 yahoo 和 google 的首頁

yahoo 五花八門

g ...


這方面

我就比較被動了........

有什麼好用的,我就用什麼.......

一點都不會覺得怎麼樣.......

既使常常有"為什麼不得不"的想法.......

XD

德國台灣同學會論壇

GMT+1, 2024-11-21 17: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