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表於 2009-5-3 08:46:18
|
顯示全部樓層
原文由 leomartin21 於 2009-5-2 23:05 發表
最近這幾天花滿多時間在處理資料的
包掛看各國醫學認證的條款
覺得有心無力
越是跟目前台灣醫學系學生討論
真的越覺得回台灣行醫之路
離我越來越遠
概要的說
日本: 當申請者之條件不符合規定時 方需參加檢定考試
美 ...
嘗試站在比較客觀一點的角度, 看台灣醫生執照給予的情況
是可以用 "總量管制" 來做初步的解說(先排除本位主義與派閥的觀點)
就像這十多年, 台灣有好多學校也希望成立醫學系
結果, 因為名額的問題, 凍結了好久(連今年馬偕通過可以招收醫學系的消息, 都有點覺得不可思議, 為什麼可以通過?)
因為國考的高通過率(不是指第一次的通過率, 而是指該屆大家用力考了兩三年後的總通過率), 同時配合每年招收 1300+ 的學生數量, 再加上市場早已呈現穩定性的狀態, 造成要突然增加消化數量, 有了衝突!
為了這個
不知道如果從三方面下手, 效果會如何?
1. 請在上位者, 重新通盤規劃總額的通過定義: (a). 在台灣受醫學系教育者, 專業本質, 個人信念上, 並非人人適合當臨床醫生; (b). 相同的, 在國外拿醫學學位的台灣同學們, 也是有一定比例以上的人, 是專業上, 心態上已經做好足夠的準備;
2. 在審查規定上, "真正的臨床實習" 是要列為絕對優先審查條件的
3. 全球化的機制不能檔, 台灣要有一個夠了解全球(不是指光了解美國)的教育認證審查機構, 在對於給個國家裡, 不同的學科的訓練上, 有真正實質與各地執行現況的掌握, 才不會因為主觀意識與自身利益衝突發生時, 兩造互不信任變為前提, 後續溝通有了一定的嚴重障礙
或許很高調
但是, 從這幾十年來:
最初的藝術學位 vs. 文憑認證的衝突
到中國學歷是否要認證? 要如何認證?
到現在的因為波蘭醫學學位認證, 所引發的九大地區原已經執行的認證系統要受到重新規劃的衝擊
如果不從政府的政策執行面本身去解決
不知道哪一天又會有什麼新的問題, 同樣的問題癥結點卻要重複的發生?
[ 本文最後由 wang.hurh 於 2009-5-3 09:54 編輯 ]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