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台灣同學會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297|回復: 0

德國法學教育的新發展方向:呂訥堡大學法學整合學程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5-9-3 09:07:4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德國法學教育的新發展方向:呂訥堡大學法學碩士暨國家考試整合學程】

(本文投稿2025年德國台灣同學會論壇好文資料庫徵文比賽)
[本篇文章為純分享,無任何商業合作(甚至還有批判),請安心閱讀。]
一、前言
傳統的德國法律系國家考試學程常被批評要求過硬,特別是過去學生沒有通過第一次國家考試,就什麼都沒了?對此,德國大學陸續推出各種協調方案。
位於下薩克森邦的呂訥堡大學(Leuphana Universität Lüneburg),推出了創新的法學碩士學程(LL.M.)。這個碩士學程不只讓學生可以獲得碩士學位,還能直接取得參加國家法律考試的資格。
二、申請資格
只要擁有法學學士學位(Bachelor of Laws,呂訥堡大學尚有法學學士學程)就能申請。目前碩士學程每年提供35個名額,部分課程用英文授課,學程歷程總共兩年。在這兩年中,除了碩士學位的課程外,學生可以參加國家考試的準備課程(Examensrepetitorium),學程會以小組形式帶同學複習及準備考試。
(編按:經過查詢,本學程確實開放外國(歐盟及非歐盟國家皆可)法律系學士畢業生申請,僅申請時程及管道(MyCampus/Uni-Assist)略有不同。且申請時因為部分課程使用英文教授,申請者需要同時提出德文及英文能力證書,其中英文為托福85多益785、德文DSH2, TestDaF4*4)
三、學程特色
呂訥堡大學盧法學院院長霍爾瑟斯教授(Prof. Dr. Till Patrik Holterhus)驕傲地告訴媒體:「我們第一屆的學生在2025年6月考完了國家考試,而且都取得了優異(Prädikat)成績!」
與其他傳統法學院國家考試學程相比,呂訥堡大學課程設計很特別,把傳統的專業選修(Schwerpunkt)和跨領域緊密結合。學程中只提供一個專業選修為「在脈絡中的法律」(Recht im Kontext),強調跨領域學習。例如,在「刑事權力與政治」(Strafgewalt und Politik)課程中結合法律與政治學。此種跨界思考的能力,是很多法律人在職場上摸爬滾打許久才能體會到的。
(編按:專業選修是培養法律人專業分科的一個重要的過程。呂訥堡大學這樣的設計是雙面刃,一方面讓學生快速通過考試要求取得應考資格,但是也錯過了法律人專業分科探尋自己專長領域的機會。未來這群畢業生要往什麼法律領域發展,在這個學程沒辦法體驗及訓練,實在可惜。但是以目前呂訥堡大學的師資確實也做不到廣泛提供不同的專業選修,只能說有一好沒兩好。)
四、申請人數爆表,學生都說讚
霍爾瑟斯教授說,要把「波隆那學制」(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學士-碩士制)和德國國家考試的規定整合在一起,一開始真的很難。但經過磨合,現在這個系統已經運作得非常順利,他們跟下薩克森邦司法考試辦公室的合作也相當愉快。
霍爾瑟斯教授透露,在2024/25冬季學期,申請的人數是錄取名額的四倍,可證明德國「波隆納化」的法學教育模式也受到歡迎。
學生也給予高度評價。兩位碩士二年級的學生向媒體表示,他們法學院的師生比例非常好,而且老師們都很年輕、思想開放,課程案例不會再是那些老舊、充滿刻板印象的情境。
五、各學期課程安排
此碩士課程設計非常紮實:
* 第一學期:專攻民法,考試難度比照國家考試的進階訓練。同時還會有專業選修的課程。
* 第二學期:持續深化民法,並加入公法和刑法的進階練習。學期結束後,會進行專業選修課程的考試。
* 第三、四學期:表定課程包含所有程序法,即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以及憲法與行政訴訟法。同時此時為國家考試衝刺期,將安排長達40週的備考課程,每週都寫一份模擬考卷,進行實戰演練。第四學期則要完成程序法課程與碩士論文。
另外,學生還必須修一些「補充課程」,這些課通常來自其他系,像「連結科學、責任與社會」這類的講座,藉此拓展視野,不只侷限在法律專業。
六、倘若考試失利,至少還有個碩士文憑
霍爾瑟斯教授解釋,這個新模式並不是要推翻德國法學教育,而是想透過整合學士、碩士學位、小班制教學和全新的考試準備方式,來回應大家對法學教育的批評:如果學生在第一次國家考試失利,他們仍然可以獲得一個碩士學位。雖然這個碩士學位不能讓他們參加專業實習(Referendariat),但仍是一個有價值的學術文憑,能夠從事其他不需在法庭上執業的法律工作。
七、德國其他邦的整合學位進展
整合學士學位(integrierter Bachelor) 模式已在德國部分邦實施,這種模式確保學生即使國家考試失敗,也不會一無所獲。目前,幾乎所有邦都至少有一所大學採用或計畫採用這種模式。
以北萊茵-西伐利亞邦(NRW) 為例,學生只要符合參加國家考試的資格,並成功通過大學的專業選修考試,就可以申請頒發學士/碩士學位證書。即使沒有通過國家考試中,仍不影響申請的權利。這個模式被稱為「NRW模式」,並已在該邦幾乎所有法學院全面實施。
然而,巴伐利亞邦和巴登-符騰堡邦目前仍抵制這種模式。巴伐利亞邦司法部向媒體表示,該邦已有其他法學學士學位課程可供選擇,這些課程可以與國家考試課程並行或在考試失敗後攻讀。他們認為,這種「自動」頒發學士學位的整合模式在巴伐利亞的高等教育法中是不允許的,且沒有實質意義。
儘管如此,拜羅伊特大學(Universität Bayreuth)計畫從2026/27冬季學期開始,除了現有的學士與國家考試課程外,也將推出一個90%內容與國家考試學程相同的法學碩士學程。這意味著學生可以雙修國家考試與法學碩士,若國家考試失敗,至少還能獲得碩士學位。但這仍與呂訥堡大學的「整合」模式有所不同。
巴登-符騰堡邦同樣進展緩慢。儘管該邦在2024年底修正法規,允許大學試行整合學士學位,但目前只有康斯坦茨大學(Uni Konstanz)實施。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在於,實施整合學士模式需要將現有的課程體系從「證書制」轉變為「模組化」。該邦科學、研究和藝術部發言人表示,這需要大量的資源投入,並需要與司法部協調。因此,在康斯坦茨大學,學生無法像在北萊茵邦那樣自動獲得學士學位,而必須額外註冊一個名為「德國法」(Deutsches Recht)的學士學程。
巴登-符騰堡邦的法律系系學會聯會最近發聲呼籲邦政府盡快立法,採用NRW模式的整合學士學位,以免該邦優秀的法學學生流失。
八、結語
經過這幾十年國際局勢的較量,可以發現德國傳統的教育制度敗下陣來,波隆納進程要求歐盟國家往學士/碩士/博士的框架整合,再次說明了英美學制在競爭上的勝利。德國國家考試學程的學歷在國際上認可的狀況也很差勁,無論是醫學系、法律系,甚至是師資培育學程,在國際上常常難以找到對等的學位能以對接。
德國的全法律人國家考試學程排斥外國法律人在國內延續職涯的做法,也受到其他國家的批評,甚至是德國法律人逐漸無法競爭得過海洋法系國家快速大量培養律師的困境。(白話文:讀國家考試讀得要死要活的德國法律系學生,畢業之後被美國律師輕鬆搶走了業務)
德國最近幾年為了回應這樣的瓶頸,同時安撫部分國家考試沒有通過的學生(家長),逐步導入學院課程修畢後先授予學碩士學位的規定,再讓同學準備第一次國家考試。不過此時,尤其是疫情後,部分德國學生通過第一次考試後就再也不想再讀書了,離開大學投入職場。新的學制思維確實可以打開法律人的職涯路線,但是卻仍然存在值得商榷的地方。
以呂訥堡大學的學程為例,比起許多老牌法學院動輒10幾個專業選修供同學選擇,單一的選修課程讓同學失去了發展性。殊難想像這批訓練出來的法律人未來的職涯會如何。如果是有志於特殊法領域的學生,在專業實習階段才跨足該領域,會不會最後還是被批評「沒有參加過社會法的專題研究課程」、「沒寫過稅法研討課報告」而被拒之於門外,除了優秀的畢業成績以外,這些恐怕不是呂訥堡大學能提供的。
更進一步說,強調門第政治的法律系,法院、檢察署以及事務所內辦公室政治是否容得下新成立的法學院畢業生。別的不說,最近在參加德國財稅法研討會時,明斯特大學出身讓筆者跟部分德國老白男產生聊天的談資,不管是校舍建築、課堂趣事,甚至是新的學生餐廳價格或支付方式,都能成為拉近關係的素材。從新學校結業的學生未來動態如何,頗值得長期觀察。
最後,筆者認為新學制的導入,得利的肯定是對於德國法律產業虎視眈眈、又很會讀書的一群他國法學院年輕學生。
以前說德國沒有10年時間還不一定能搞定國家考試學程,現在德國大學出現能在2年完成碩士學位及考試資格的學程,還開放非歐盟國家學歷申請。大大省去非德國背景的法律人取得德國全法律人資格的門檻。至於什麼門閥跟派系,本來就不是外國法律人落地要考慮的重點。(生意跟客人我們自己有,不用考裙帶關係介紹好嗎)筆者個人是以非常樂觀的態度看到德國這樣的改變——門,終於開了一點——大夥進攻囉!
末尾,呂訥堡大學持續在尋找國際的夥伴,無論是姐妹校、交換計劃或是雙聯學位都很歡迎。也許這是台灣的大學往德國邁進雙邊交流合作的契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評分

參與人數 2現金 +115 短評 +2 收起 理由
aken802001 + 15 + 1 感謝分享!
Sysop + 100 + 1 感謝分享!

查看全部評分

德國台灣同學會論壇

GMT+1, 2025-9-11 18: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