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台灣同學會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5028|回復: 0

城市簡史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6-12-21 09:53:2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濱臨蘭河的大學城 ─ 馬堡在德意志城市發展史上,乃至於基督教會史皆具有光輝燦爛的歷史地位 。 遠自西元 10 世紀之時,當時上黑森伯爵領 (Grafschaft Oberhessen) 統治者即以馬堡地區背山面河,地勢易守難攻的有利地形要件而修築一碉堡於此,於是乃匯集週遭尋求人身安全的人群遷入而形成聚落,今日馬堡之名即係由 「邊境城堡」 (Marcpurg) 演化而來 。其後上黑森伯爵領因諸侯聯姻故而併入圖林恩侯爵領 (Landgrafschaft Thuringen) 疆 域內,馬堡亦因而成為圖林恩侯爵領的邊境要城。

  馬堡城 發展的決定性要件則是肇端於一名基督教會史上的聖徒 ─ 聖 • 伊莉莎白 (hl. Elisabeth, 1207~1231) 駐足並行善於馬堡的慈善事蹟始成 。伊莉莎白為匈牙利國王安德烈阿斯二世 (Andereas II.) 之女, 1221 年與圖林恩侯爵路德維四世 ( Landgraf Ludwig IV. von Thuringen ) ?婚並定居於首府瓦特堡 (Wartburg) 。雖貴為侯爵夫人,然秉性慈悲的伊莉莎白平日仍以濟貧救急為念,其善行廣為時人所傳頌。然 1227 年路德維四世不幸病逝於第五次十字軍東征之征途中,繼任的圖林恩侯爵旋將守寡的伊利莎白暨其子女一併逐離瓦特堡,經年餘的流離顛沛,伊利莎白始於 1228 年獲得馬堡的寡居地 。甫遭喪夫及流離失所之痛的伊莉莎白深感造化弄人及世事無常,更誓願稟尊聖 • 方濟 (St. Francis of Assissi) 所締定的方濟會教規,並旋即於馬堡城內興築一所方濟會醫院,終其餘生致力於救助赤貧的醫務事宜 ,其畢身奉為圭臬之語 ─ 「吾人須竭盡所能令大眾幸福愉悅」 (Wir mussen die Menschen frohlich machen) ,成為後人感念不止的傳世名言 。然亦因其夜以繼日投注於艱辛醫務,以致積勞成疾, 1233 年時竟以 24 之齡即行辭世 。 伊莉莎白病?之後,因其生前慈善事蹟流傳不輟,未幾馬堡的伊莉莎白墓地旋成全德乃至於全歐各地善男信女朝聖之所 。 同年,伊莉莎白的妹夫 、其後成 為德意志騎士團 (Der Deutsche Orden) 團長康拉德侯爵並將騎士團駐地遷至馬堡,經其大力奔走,並得德意志第一帝國皇帝腓特烈二世 (Friedrich II.) 之襄助,終使謝世三年之久的伊莉莎白為羅馬教皇敕封為聖徒 ─ 聖 • 伊莉莎白,並旋即於其墓地原址上興建一座紀念教堂,該教堂於西元 1283 年完工之後遂成為中世紀以降全歐知名的朝聖要地,此即今日仍矗立於馬堡的伊莉莎白教堂 (Elisabethkirche) 。

即 因聖 • 伊莉莎白生前行善事蹟廣佈,使得前往馬堡朝聖的人潮絡繹不絕,連帶亦使馬堡城的發展更形興旺,其後伊莉莎白之女 ─ 勃拉邦特公爵夫人索菲 (Herzogin Sophie von Brabant) ,有感於母親淑世情懷而遷回馬堡定居,旋於 1248 年 以其所繼承之采邑為基礎而建立一新邦國 ─ 黑森侯爵領 (Landgrafschaft Hessen) ,並而以其子,即後來黑森侯爵領首任侯爵亨利一世 (Heinrich I.) 為君,馬堡則成為黑森侯爵領的首府。自此之後,馬堡在黑森侯爵領歷任侯爵的經營下,逐步邁向繁興之景,今日所見圍繞著屹立於宮殿山 (Schlosberg) 上的 侯爵宮 (Landgrafenschlos) 而興起的上城 ( 舊城 )(Oberstadt) ,即是自 13 世紀以降逐步發展所呈現的面貌 。

  馬堡城之榮景在歷經 14 及 15 世紀數度黑死病侵襲後,至 16 世紀之時生機漸復,其中尤以 「 勇敢 」 菲利普侯爵繼位之後,黑森侯爵領甚至曾在斯時德意志世界中扮演重要諸侯國的角色,此係因 「 勇敢 」 菲利普侯爵改宗基督新教路德教派之故 。西元 1517 年馬丁 • 路德 (Martin Luther) 以 「 95 條提綱 」 (95 Thesen) 掀起了宗教改革的浪潮, 1526 年在經歷數年受教於路德教派的教義薰陶之後,菲利普決心歸皈基督新教,並旋於次年 (1527) 在首府馬堡成立德意志史上第二所新教大學,此即今日的菲利普大學 。 菲利普甚且在 1529 年邀請馬丁 • 路德 、瑞士宗教改革家烏爾利希 • 茨溫里 (Urlich Zwingli) 及神學家菲利普 • 梅蘭希同 (Philipp Melanchthon) 等新教各派宗師於侯爵宮內進行宗教對話,試圖化解彼此間對新教教義詮釋的歧異,此即著名之 「 馬堡宗教會談 」 (Marburger Religionsgesprach) 。然而舊教 ( 天主教 ) 勢力在第一帝國皇帝卡爾五世 (Karl V.) 的率領下旋即大舉反撲,菲利普迅即與德境其他改宗新教的諸侯組成「徐馬卡爾德同盟」 (Schmalkaldischer Bund) ,俾對抗帝國中央的宗教及軍事壓迫,宗教戰爭於焉爆發,其後菲利普侯爵雖不幸戰敗被俘,然新教勢力羽翼已成,卡爾五世終而被迫妥協, 1555 年雙方簽署 「 奧格斯堡宗教和約 」 (Augsburger Religionsfrieden) ,黑森侯爵領改宗路德派的成果終獲確保 。

   然好景不常, 1618 至 1648 年的 「 三十年戰爭 」 (Dreisigjahriger Krieg) 及其間爆發的 「 黑森侯位繼承戰爭 」 (Hessische Erbfolgekriege) ,不惟令馬堡喪失全城半數以上丁口,黑森侯爵領甚而橫遭瓜分,自是而後馬堡劃歸為黑森 ─ 卡塞爾侯爵領 (Landgrafschaft Hessen-Kassel) 所有,首府亦北移至卡塞爾,馬堡至此淪為新侯國的次要城市 。

時 及 18 至 19 世紀之交,在浪漫主義緬懷歌頌中世紀事務的時代背景下,馬堡城成為浪漫主義詩人文人匯集之所,諸如布倫塔諾 (Clemens Brentano) 、 阿尼姆 (Ludwig Achim von Arnim) 、雅可布 • 格林 (Jakob Grimm) 及威廉 • 格林 (Wilhelm Grimm) 兩兄弟等皆以馬堡及其近郊民風事務為其創作泉源及題材,使得馬堡成為人文薈萃之地,亦使沉寂數百年之久的馬堡重現昔日光輝 。

1807 至 1813 年間,拿破崙大軍佔領北黑森全域,隨即於 1809 年解散德意志騎士團,原屬騎士團地產的馬堡伊莉莎白醫院此後轉化為黑森地區醫院 。隨拿破崙戰敗及其後維也納會議的決議,馬堡重歸黑森 ─ 卡塞爾侯爵領所轄。其後普魯士在與奧地利競逐德意志世界領導權的鬥爭中逐步得勢,終在 1866 年擊潰奧地利後吞併中北德諸邦,馬堡亦在同年隨普魯士合併黑森的歷程中見併於普魯士領域內。然馬堡在普魯士統治下卻因緣際會地再現輝煌之期,由於當時普魯 士政府及 1871 年 統一後之德意志第二帝國政府對於菲利普大學財源挹注不遺餘力,從而吸引大批學子前來馬堡就學定居,致令馬堡居民總數倍增,並帶動馬堡整體經濟的快速發展, 為求因應迅速擴增之丁口,自 1872 年以降,馬堡市區逐步向南北擴展,今日馬堡城北區的主車站及南區的南站地帶皆係形成於此際 。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或因聖 • 伊莉莎白朝聖名城盛名之故,或因昔日菲利普大學大批美籍校友施壓使然,使馬堡得以倖免於盟軍戰機的轟炸,延續數百年的馬堡古城風貌遂能安然無恙地維繫至今,並為今日馬堡觀光業的蓬勃發展奠定雄厚基礎 。

  今日馬堡居民總數約為 86000 名,其中包括 18000 名學生及 6000 名大學教職暨行政人員,平均每四人之中即有一人從業或就學於菲利普大學,因此馬堡可謂為名符其實的大學城 。

資料來源:杜子信20/12/2004

德國台灣同學會論壇

GMT+1, 2024-3-28 20: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