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台灣同學會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8722|回復: 21

繳稅的薪水 vs. 獎學金(tax-free) 的恩怨情仇 PartI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6-12-24 01:33:3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wang.hurh  發表於 2006-12-8 00:00]


這一篇是以我自己所知,就讀於生物相關的 PhD 學生情形為主,工科、文學與藝術方面,我就真的不清楚了!

話說,在二十五到三十年前,當我以前在台灣的一位指導老師,正在慕尼黑附近身為一個 PhD 學生的時候,如果是拿 Max-Planck fellowship的話,那可是人人羨慕的呢!像我那位老師,讀了四、五年的 PhD,『根本不想畢業』,因為經過計算,畢業後拿的 post-doc 薪水,再扣除有的沒有的之後(就不用比較計畫內所撥出的 PhD 學生的薪水, BAT IIA/1/2),實拿會比當學生還要少很多!所以,既使被老闆念了很久,還是不想畢業。

十到十五年前左右,諸位學長、學姐來德國讀書的時候,fellowship 雖然沒有大幅的提升,但還是一樣的令人喜愛;同時間,BAT II/1/2 的實質所得正在慢慢的提升之中,與 fellowship 的差異正在減少之中,由於德國馬克時代的強勢經濟,那時候(聽說)比較沒有人會有那麼明顯的要求要拿帶稅的薪水 or 未稅的獎學金。

一直到六、七年前,BAT II/1/2 的稅後所得,以一個 26 歲左右的單身而言,每個月的稅後所得,只比拿獎學金的要少一點點了;不過在拿獎學金的人繳交保險費之後,就比拿薪水的要少了一點了;不過,不要忘了還有聖誕節獎金的存在喔。也就是說,拿 fellowship 的收入,已經低於帶稅的薪水了。我還記得,那時候在Max-Planck-Society 的主網頁還有將 fellowship BAT IIA/1/2 的權利、義務與實質收入做過比較,令人不解,也是令人生氣的,他們『鼓勵』外國學生拿 fellowship,因為這樣『妳們還不用繳稅喔!』………………前一段還大剌剌的寫著拿 BAT IIA/1/2 在繳稅之後實拿較多,之後還做這樣的結論! (還不要說『退稅』這件事,如果你是懂得退稅的高手,或是有另一半也在德國生活(就是沒有收入),還是像我之前開始讀博士班的年齡已經有點大了(嘿嘿,真是不好意思),還是失業救濟金……等其他計算因子的加入)

所以,記得四、五年前,有人(那時大部分都是像我們這種老外們,因為德國人基本上都是拿帶稅的薪水,不知道是必須拿(我們老闆是這樣解釋的)or something else,德國人那時不太 care 這件事情)聯名上書 Max-Planck-Society 說明這件事情了前因後果,結果是……………不了了之………….
 樓主| 發表於 2006-12-24 01:37:35 | 顯示全部樓層

繳稅的薪水 vs. 獎學金(tax-free) 的恩怨情仇 Part II

[wang.hurh  發表於 2006-12-8 00:01]


時間來到了今年,在德國經濟往下掉之後的幾年,我才發現在我周遭的德國同事們也有不少比例的學生也是拿獎學金的(這之中的含意是:因為當老闆要準備 Max-Planck-Society一筆錢做為薪水支出的部分,以同樣的金額,給獎學金所請的人數是給予繳稅名額的將近兩倍),之間,除了實質收入已經少了之外,另他們最介意的,就是『保險』、『聖誕節獎金』與『失業救濟』了;因為他們比較不會像我們一樣,盡量選擇低保費的保險,所以在保險部分就要繳交許多了…….再加上今年年初 BAT IIA/1/2 系統更改為 TöVD 的同時,在權利與義務上做過新的定義,而 fellowship 似乎還是沿用著之前的舊規(連每年休假都日數沒有定義!),今年的陳情書,終於有老德的加入了!!!
希望這次會有一點點小小的效果……

不過,話說回來,除非再你來之前就連薪水的部分都談好了,不然,老闆要給你什麼,自己是很難有再爭取的餘地的(連我來之前都已經談好要拿多少了,來了之後還是被硬生生的砍掉一部份呢)

P.S. 這篇的性質,多在說故事與抱怨的部分,在許多細節的部分上,並未做詳細的求證,如有疏漏與錯誤之處,還要麻煩有經驗者給予批評與指教。
 樓主| 發表於 2006-12-24 01:38:14 | 顯示全部樓層
[chengyang  發表於 2006-12-8 11:15]


粉有趣ㄟ....原來這其中還有這樣的差異啊....
之前聽說前人的版本都沒有提到關於獎學金的這一部份,
偶都以為博士生跟一般上班的狀況一樣,收入也是要繳稅的。
這樣聽起來好像拿獎學金還比拿繳稅的薪水好多了...
(除了福利的部份外....)

另外可以請教一個愚蠢的問題嗎?
如我們所知大部分德國人都是拿繳稅的薪水,因為跟他們之後社會福利,像是失業救濟,退休等制度有關,如果是這樣為什麼現在有局部幅度的德國人開始願意轉拿獎學金呢?
純粹只是好奇而已......
 樓主| 發表於 2006-12-24 01:38:56 | 顯示全部樓層
[gustavko  發表於 2006-12-8 11:47]


原帖由 chengyang 於 2006-12-8 11:15 發表
粉有趣ㄟ....原來這其中還有這樣的差異啊....
之前聽說前人的版本都沒有提到關於獎學金的這一部份,
偶都以為博士生跟一般上班的狀況一樣,收入也是要繳稅的。
這樣聽起來好像拿獎學金還比拿繳稅的薪水好多了 ...



如果我的理解沒錯的話,一開始(二三十年前)獎學金確實比拿薪水好,但到了五六年前,情況有所轉變,變成拿薪水比較好。
 樓主| 發表於 2006-12-24 01:39:26 | 顯示全部樓層
[AKB48  發表於 2006-12-8 12:00]


不好意思

問一下

學生還會有薪水可以拿?

打工薪水嗎?
 樓主| 發表於 2006-12-24 01:40:17 | 顯示全部樓層
[xbio  發表於 2006-12-9 10:21]


原帖由 AKB48 於 2006-12-8 12:00 發表
不好意思

問一下

學生還會有薪水可以拿?

打工薪水嗎?



通常理工科的博士班才有薪資...特別是要進實驗室做實驗的或是有帶大學課程者....

其實也沒啥時間可打工囉~~~
 樓主| 發表於 2006-12-24 01:40:50 | 顯示全部樓層
[格子男  發表於 2006-12-9 16:49]


類似的討論   http://www.dolc.de/forum/viewthread.php?tid=406214&extra=page%3D5
 樓主| 發表於 2006-12-24 01:41:44 | 顯示全部樓層
[wang.hurh  發表於 2006-12-10 02:30]


原帖由 chengyang 於 2006-12-8 11:15 發表
.................
另外可以請教一個愚蠢的問題嗎?
如我們所知大部分德國人都是拿繳稅的薪水,因為跟他們之後社會福利,像是失業救濟,退休等制度有關,如果是這樣為什麼現在有局部幅度的德國人開始願意轉拿獎學金呢?
純粹只是好奇而已 ...



基本上,據我的直接瞭解(就是直接問不同的德國人),他們也是沒有辦法的,因為老闆就直接說:想待在這邊,只有這個錢,你/妳自己決定!

這方面的規定一直在變動,感覺上,因為不瞭解規定,吃虧的是自己;不過話說回來,如果太積極爭取自己的權益的話,吃虧的又會變成自己了!(還是要事情況而定啊!)
 樓主| 發表於 2006-12-24 01:42:37 | 顯示全部樓層
[wang.hurh  發表於 2006-12-10 02:38]


原帖由 AKB48 於 2006-12-8 12:00 發表
不好意思

問一下

學生還會有薪水可以拿?

打工薪水嗎?



以我們 Max-Planck-Institute of Biochemistry 為例子,要在這邊工作,基本老闆都會 either 要求自己帶錢來 or 他們一定要給錢(雖然聽過、也看過有人是拿 guest contract  的。

另外,在我們的居留貼紙上,寫明白我們的工作地點與粗略的工作內容,同時也寫明白,我們不准做其他任何的工作 (就是賺不到外快啦)
 樓主| 發表於 2006-12-24 01:43:43 | 顯示全部樓層
[primay  發表於 2006-12-10 09:18]


原帖由 wang.hurh 於 2006-12-10 02:30 發表


基本上,據我的直接瞭解(就是直接問不同的德國人),他們也是沒有辦法的,因為老闆就直接說:想待在這邊,只有這個錢,你/妳自己決定!

這方面的規定一直在變動,感覺上,因為不瞭解規定,吃虧的是自己 ...



我覺得你這句話非常地正確
我記得我剛接觸一些交換學生時
人生地不熟地,怕怕的,對於道聽途說的話就會很容易相信
尤其有很多資訊他們都是從對岸那邊聽來的,我個人覺得,民情不同,思考模式不同,對岸的消息不一定貼近真實
(所以還好有台灣同學會網站成立)

那時我聽過一個交換學生說,"我聽說我們要常常跟教授爭取權益,才不會吃虧"
我聽了有點傻眼,ㄟ...這樣會不會讓外國人覺得台灣人很愛計較很愛爭阿

那是一個很慎重的場合,我並沒有跟他說多甚麼,後來也沒再跟他接觸
看到這句話,我又想到了這個朋友的"爭取權益"論

我真的覺得這種事情是要拿捏的
剛開始最好要看狀況,然後再討論說是否自己的權益損失了

不過我覺得在這裡,人家至少會給你最起碼的尊重(至少會裝一下吧,他們也很怕被罵死納粹)
權益損失?如果是拿獎學金來的,還怕甚麼權益會損失呢?我不懂...
 樓主| 發表於 2006-12-24 01:44:41 | 顯示全部樓層
[primay  發表於 2006-12-10 09:42]


原帖由 AKB48 於 2006-12-8 12:00 發表
不好意思

問一下

學生還會有薪水可以拿?

打工薪水嗎?



我認為要看簽證上的規定哩
像我的簽證上面就寫我可以一年一百八十個半天
或九十個整天打工
還是可以打工阿
不過看打甚麼工啦

阿亨這邊因為有廣達廠,所以有很多人去那裡打工
我知道有很多對岸的人去,但只有一個台灣人去打工,我是兩年前寄履歷到現在他們都不理我(大概是因為我的科系關係吧)
薪水怎麼樣我不知道,我不喜歡問人家薪水..deswegen...
 樓主| 發表於 2006-12-24 01:46:12 | 顯示全部樓層
[Sprache  發表於 2006-12-10 11:42]


我記得我剛接觸一些交換學生時
人生地不熟地,怕怕的,對於道聽途說的話就會很容易相信



沒錯!因為這時候語言不好,沒有查證的能力,也沒有時間能去慢慢查證,從而往往會不由自主地就相信某個講話狀似有權威的人所說的話。所以有時也得戒慎恐懼一下,否則被人賣了還會幫忙數鈔票。

尤其有很多資訊他們都是從對岸那邊聽來的,我個人覺得,民情不同,思考模式不同,對岸的消息不一定貼近真實......



這點我也基本贊同。因為民情風俗上的差異,大部分台灣人的一般待人處世觀念跟中國人不同,而其在面對德國社會時,反應也會有一些不同的差異。兩者都能在德國存活下來,但是箇中差異會帶給旁人不同的觀感。如果要學中國人慣有的反應模式,則德國人心裡就會說:「哦!果然也是中國人!」;如果是採取台灣人慣有的反應模式,則德國人就會說:「咦!跟我平常接觸到的中國人不太一樣!」既然如此,符合中國人的資訊就不一定適用於台灣人身上。但是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多聽多看一些資訊(包括中國人所提供的資訊),然後自己判斷哪些比較適合自己,總是好的。
 樓主| 發表於 2006-12-24 01:46:45 | 顯示全部樓層
[chengyang  發表於 2006-12-10 16:54]


我覺得這個網站的好處真的就是大家有機會分享一下這樣的經驗。
我非常同意不需要太計較一些金錢上的問題,畢竟我們都是來這裡學東西的。
上次我也大致提過個人微薄的實習經驗,當我的德國同事建議我去跟老闆爭取時,
自己也整整猶豫了一個禮拜。因為從來沒作過這樣的事。我想如同Wang.hurh說的,
因為規定一直在變,德國人自己或許都不清楚了,如果我們不清楚整個狀況就貿然要
求過多,其實吃虧的還是自己。

之前聽些台灣學生的留學經驗,或許是前輩要鼓勵我們吧,總是報喜不報憂。
尤其博士班的學生其實就跟一般德國職員沒兩樣,在實驗室有獨立擔當的工作能力外,
態度的表現上也是告訴我們後輩的要積極。(我不是只指積極爭取錢而已喔.....
事實上,他們也的確都表現得非常優秀)。所以這篇關於稅的問題,我覺得有趣的
不只是報稅的問題,也是提供大家一個在德國生活或工作非常現實面的一個態度上問題。

沒想到,大家都有這麼多來自前人的經驗,在這剛好得到最多的驗證以及頃聽另一種聲音。
 樓主| 發表於 2006-12-24 01:47:33 | 顯示全部樓層
[wang.hurh  發表於 2006-12-11 00:39]


原帖由 primay 於 2006-12-10 09:18 發表

.................
權益損失?如果是拿獎學金來的,還怕甚麼權益會損失呢?我不懂... ...



我所知道,拿獎學金與薪水比較,所謂的損失:
1. 保險方面,因為單位的要求,必須要保較好的保險,這份保險的三分之二由雇主負擔,自付三分之一(如果然全自付,一個月要超過三百多歐!),以繳交保險後所領到的錢,與支領獎學金自繳 85 Euro 後所實領的錢為例,還拿到比較多!
2. 如果有家庭、或是年紀超過 30歲(抱歉,我沒有算過低於 30 歲的情形),拿薪水會領得較多一點,既使如夫妻雙方都在德國工作(都有收入,意指繳交的稅率會較單身 or 夫妻雙方只有一份德國的薪水收入的為高),實拿也會高一點點。
3. 就是所謂的『退稅功力』的高低,會退稅的人,包括日常交通(無論公共交通 or 自己開車的油錢),在政府計算由你居住到工作地點的距離,會做適當的補貼;聽說包括買大型家電也可以退稅(但是,我不是屬於高手,我是屬於低能階段的,所以,要問才知道耶).....
 樓主| 發表於 2006-12-24 01:48:23 | 顯示全部樓層
[wang.hurh  發表於 2006-12-11 00:52]


原帖由 primay 於 2006-12-10 09:18 發表

..............
人生地不熟地,怕怕的,對於道聽途說的話就會很容易相信
尤其有很多資訊他們都是從對岸那邊聽來的,我個人覺得,民情不同,思考模式不同,對岸的消息不一定貼近真實
(所以還好有台灣同學會網站成立) ...



身有同感,真的是很多基本概念就已經有差別了,尤其以『遵守規定 or 法治』這個基本觀念的不同,既使聽到一樣的論述,都會立刻聽到不同的聲音......
多問一些(尤其是剛來的時候),尤其想辦法問德國人的意見(他們在剛開始也會比較願意回答,其實不是說後來就不願意回答了,而是如果讓他們覺得你是一個一直在吸收新生活、新知識的人,他們或很樂意和你討論妳的問題;反之,如果被認為是屬於『每次都隨手問,問完就忘記』重複性過高,或是說根本就是想利用別人,久而久之,就會變成拒絕往來戶了.......抱歉,扯遠了....),會得到與事實較接近的答案。
 樓主| 發表於 2006-12-24 01:49:10 | 顯示全部樓層
[wang.hurh  發表於 2006-12-11 01:12]


原帖由 chengyang 於 2006-12-10 16:54 發表
.......
之前聽些台灣學生的留學經驗,或許是前輩要鼓勵我們吧,總是報喜不報憂。
尤其博士班的學生其實就跟一般德國職員沒兩樣,在實驗室有獨立擔當的工作能力外,
態度的表現上也是告訴我們後輩的要積極。(我不是只指積極爭取錢而已喔.....
事實上,他們也的確都表現得非常優秀)。所以這篇關於稅的問題,我覺得有趣的
不只是報稅的問題,也是提供大家一個在德國生活或工作非常現實面的一個態度上問題。 ...



其實,我也會站在鼓勵人的立場上;但是有點矛盾的,以做 Bioscience 為例,現在生物相關學門仍是理工方面的顯學,新知識、新理論與新的證據推陳出新的速度真的太快了;再者,來德國讀博士不用修課、不用 rotation (到不同的實驗室真實的待個三、五個月,而不是待個一、兩天,實際的體驗),如果一個人基礎已經不好了,又不努力的學習、吸收新知與多參與討論,既使拿到 PhD,如果要身為人師的話,那就有點看憂了.......重點是,我反而會建議要來這裡讀這方面學位的人,自己要知道基礎的重要與時時學習、主動學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因為學制不同,沒有強制的課程下,如何知道自己的不足,加以補強,善用時間學習。所以,我會比較要透過直接與有意申請的人對話,有一定程度的互動,才會給予支持的......(心態可能有點太老了....
 樓主| 發表於 2006-12-24 01:49:52 | 顯示全部樓層
[wang.hurh  發表於 2006-12-12 21:57]


原帖由 gustavko 於 2006-12-8 11:47 發表


如果我的理解沒錯的話,一開始(二三十年前)獎學金確實比拿薪水好,但到了五六年前,情況有所轉變,變成拿薪水比較好。



可能也不盡然,因為那時候真的很多人搶著要拿獎學金,老闆會看你的表現再做決定!
 樓主| 發表於 2006-12-24 01:50:35 | 顯示全部樓層
[gustavko  發表於 2006-12-12 21:59]


原帖由 wang.hurh 於 2006-12-12 21:57 發表


可能也不盡然,因為那時候真的很多人搶著要拿獎學金,老闆會看你的表現再做決定!



ㄟ...我的意思其實是我對你文章的理解;所以可能我解讀錯誤,不好意思喔!
 樓主| 發表於 2006-12-24 01:51:17 | 顯示全部樓層
[wang.hurh  發表於 2006-12-13 00:02]


原帖由 gustavko 於 2006-12-12 21:59 發表


ㄟ...我的意思其實是我對你文章的理解;所以可能我解讀錯誤,不好意思喔!



結果是我也誤解你的意思了 ,拍ㄙㄝ啦!
發表於 2007-1-4 01:32:21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immanuel 於 2006-12-24 01:47 發表


我所知道,拿獎學金與薪水比較,所謂的損失:
1. 保險方面,因為單位的要求,必須要保較好的保險,這份保險的三分之二由雇主負擔,自付三分之一(如果然全自付,一個月要超過三百多歐!),以繳交保險後所領到的錢,與支領獎學金自繳 85 Euro 後所實領的錢為例,還拿到比較多!
2. 如果有家庭、或是年紀超過 30歲(抱歉,我沒有算過低於 30 歲的情形),拿薪水會領得較多一點,既使如夫妻雙方都在德國工作(都有收入,意指繳交的稅率會較單身 or 夫妻雙方只有一份德國的薪水收入的為高),實拿也會高一點點。
3. 就是所謂的『退稅功力』的高低,會退稅的人,包括日常交通(無論公共交通 or 自己開車的油錢),在政府計算由你居住到工作地點的距離,會做適當的補貼;聽說包括買大型家電也可以退稅(但是,我不是屬於高手,我是屬於低能階段的,所以,要問才知道耶).....



更正一下第二點的部分內容!

由今天與德國同事討論中得知:
自從去年年中,原本的 BAT IIA(還有 BAT IIA/1/2) 改為 TVöD 之後,原本的年紀越大(起薪年齡)領越多,有家庭也領越多,或是有小孩領越多的『好處』,已經消失了!

如有誤,還敬請指正

[ 本帖最後由 wang.hurh 於 2007-1-12 00:45 編輯 ]

德國台灣同學會論壇

GMT+1, 2024-11-23 14: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