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台灣同學會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5079|回復: 2

中時論壇--知識分子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8-1-4 19:51:5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轉貼自中時論壇,3. 1. 2008,A19

知識分子如何不見了?

【邱天助】

  日昨,中國時報的深度報導質疑台灣知識分子不見了,對於讀社會學也教社會學的人,感受特別深刻。以往,社會學者往往被喻為社會的良心,總是站在社會正義的一方,充滿著知識分子的使命感。因此,學社會學的人心理上免不了帶有知識上的驕傲。

  然而,近幾年,卻越來越多的學生曾沮喪的對我說,她�他們對社會學逐漸失去以往的熱情與興趣,覺得社會學理論對台灣當代社會的分析或影響,似乎已經失去以往的光芒與力道。同學彼此之間談起理論來,也沒能捕捉到往昔師長所憶及的,那種興奮的眼神,那種求知若渴的期盼,有的只是前途茫茫的焦慮。在她�他們眼中,社會學雖然尚未死亡,但就像一隻笨拙的大象一樣,步伐蹣跚、疲態屢現。

  在社會學裡,理論或概念都是社會分析的工具,並非先驗性的存在;理論並非獨立、抽離、客觀存在的實體,也不是自我封閉、自我參照的論辯系統;理論更不是社會學家的修辭學或文字遊戲,完全與世俗世界徹底分離。因此,無論古典社會學家馬克思、韋伯、涂爾幹,或傅柯、布爾迪厄,到當代的貝克、紀登斯與杜漢(Alain Tourain e)的理論建構,都是基於對所處社會的關懷或批判,甚至行動和實踐,這也是社會學理論的魅力和力道所在。

  然而,面臨所謂「轉型期正義」的社會,台灣社會學者似乎失去了對威權思想或制度壓迫的批判力與行動力,社會學理論的教學或研究只能以「後設理論」(metatheory)的形式存在,單純在探究、分析、描述理論本身的理論,或致力於理論的建構分析,找出理論的空隙,以批判或修飾理論,進行理論的拆解或重組。社會學理論變成一種形而上的思辨知識,甚至成為博克(Kenneth Burke)所說的「理學」(logology),只是一種宗教的修辭學罷了。

  更有甚者,在當前高等教育的控管體制下,大學教師已逐漸淪為論文量產的機器,從廣大的社會場域撤退到封閉的研究空間,大家關起門來做學問。在國家機器的規訓之下,如今,我們關心的是論文不是社會,在意的是篇數而非它所發揮的社會影響力,造成許多人的研究喜歡炒短線,以增加自己的「學術資本」。
  
       在怕被染上藍綠的政治焦慮下,越來越少人有像曼海姆所說的「公共知識分子」的使命感,能夠超越階級的局限,不受學院行規與專業定見的束縛,保持對歷史和社會清醒的分析和判斷,始終以公共利益為目標,堅定的向權力說真話,成為漫漫長夜的守更人。如今,學社會學的人,不但逐漸失去社會實踐的行動力,也造成理論與行動的分離。最後,理論往往變成抽空的思辨系統,與塵世無關。當社會學理論的教�學,越來越布爾喬亞化的情況下,也讓許多學生感覺這種論述似乎離她�他們越來越遠。

  因此,如果我們確信人類的反思與行動能力,我們就必須從「理論」轉化為「行動」。根本上,我們必須認定社會學者不應是社會生活之外的旁觀者,而是社會行動的積極參與者。當我們發現運用某些主流社會學的理論和方法,不僅難以面對台灣轉型社會和轉型問題,甚至還會導致社會學變形為社會巫術的巨大風險時,就不得不轉移我們的方向,實現杜漢所謂從「結構社會學」向「行動社會學」的轉變,將社會學(理論)定位為「濟世之學」,力求從社會批判與行動的立場,來關照轉型中的台灣社會。

  我認為,我們的立場應是鮮明地站在社會底層或被壓制的這一邊,以現存社會結構中的壓迫、支配和不平等問題為關注的核心,注重底層的日常生活經驗,揭示不平等的社會結構作為社會學的基本目標,以激發師生教�學的熱情,也涵育未來的行動潛力。

(作者為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教授)

---

再來,一樣中時論壇,4. 1. 2008,A22

缺席的社會學者

【翟本瑞】

  社會學如果不針對自己的社會加以分析,那社會學還能做什麼?各界質疑台灣知識分子不見了,邱天助教授昨日也為文〈知識分子如何不見了〉,對社會學界高談闊論,卻欠缺自我反省的現象,我是深深有感,也有所期待。

  解嚴前後,社會學成為台灣社會改革的理論參考依據,吸引許多如我一般非社會學本科的年輕學子,投入到這具有現世關懷又有理論素養的學科。曾幾何時,社會學在專業化的包裝之下,大家都太忙了,都太過專業分工了,但對現實社會的參與及關心明顯地不足。

  三天寒流,全台凍死二十四個人,卻不見社會學界有人提出解釋與討論。或許,這只是件小事,但M型社會來臨、貧富差距擴大、少子化、全球化、產業發展、社會運動、選舉文化、農村問題、家庭結構變遷等等,報章雜誌每天討論的議題,那一則不是社會學研究的對象?只見大家躲在象牙塔,鮮少有社會學者參與公眾討論或提出論述。

  於是,社會學棄守真實世界,把發言權交給媒體和記者,讓專業退縮到研究領域之中。這時,知識分子不見了,社會學家也不見了。

  邱文指出,古典社會學深具對現實社會的關懷和批判,甚至行動與實踐,這的確就是社會學理論的魅力所在。如今理論和實踐分家,已經無法激發社會學師生的熱情,邱教授認為社會學應該重行面對社會底層及被壓制的一邊,涵育參與社會的行動潛力。這種看法部分正確,部分有待商榷。

  社會學傳統中,本來就有批判、詮釋及實證保守的不同傳統,但其關心社會的熱情相仿。涂爾幹、韋伯及馬克思,那一個人比較關懷現實社會?都關心,只是立場和論述不同,沒有孰優孰劣的問題。於是,透過論辯與研究,社會學將對真實社會的關心,轉化成論述而開展。台灣社會學界欠缺的是對公共議題的論述場域。

  我的一些朋友,對社會時事常有深刻見解,我都建議他們在媒體中表述,讓相關想法成為可討論的觀點。但是,他們都表示太忙了,以致有許多對社會具有正面積極意義的建議只流於個人見解,無法成為公眾論述。太忙了,當然是藉口,但是,這些年來媒體生態改變,以往支持公民論述的媒體空間被藍綠對抗壓縮到極小,表述時還要先分顏色,怎麼可能建立客觀論述?

  每當自己投書在報章被刊登,總會得到許多民間朋友的鼓勵和支持,讓我認識到民間需要社會學對諸多問題的參與及關懷,社會學絕不能在台灣社會轉型過程中缺席。因此,社會學需要創造自己表述的空間。

  過去,我曾建議台灣社會學會,創造公共論壇,號召台灣社會學家針對每個人的背景與專長,選定議題,每周在不同領域都提供社會學專業取向的分析,以通俗筆調,將理論與現實結合起來,批評並檢討時事。在網路時代,我們可以創造傳播空間,自行發聲,如此,才能在理論與實踐間彼此兼顧。此事後來不了了之,大家也愈來愈忙,社會學也就逐漸在台灣社會中銷聲。

  想想下一代如何評價我們:在台灣最重要的社會變遷過程中,社會學家集體缺席了!

(作者為南華大學社會學教授兼社會科學院院長 )

---

感想一,真意外。因為社會學明明在台灣是冷門到爆的邊緣學科(國立大學就我所知,只有臺、政、台北三所大學有社會學系),大部分人根本不知道社會學是什麼,在台灣這種投書竟然還會被刊出來。

感想二,版主不要叫我發表感想。

[ 本文最後由 yzk 於 2008-1-13 22:49 編輯 ]

評分

參與人數 5現金 +20 短評 +3 收起 理由
yzk + 10 + 2 版主:加註標題,希望不介意
perlemei + 3 感謝分享
lumix + 2 這一代,就看我們的!!
ccs19782003 + 1 嗯~在台灣,哲學也有缺席的情形
immanuel + 5 之前葉老退休時,中時也有大篇幅報導~

查看全部評分

 樓主| 發表於 2008-1-5 01:21:20 | 顯示全部樓層
不知道原來葉老退休時還被報導,只知道一退休就被挖去世新領雙薪

特地去找了一下,原來是12. 7. 2007在中時刊出葉老退休感言的摘要報導,和一些相關評論。

找到葉老的全文,也順便轉貼一下。

因為字數太多超過限制,所以……麻煩看官自己連結過去看吧:s6V42ii:

評分

參與人數 2現金 +10 短評 +1 收起 理由
pacinohs + 10 感謝分享
ccs19782003 + 1 感謝分享

查看全部評分

發表於 2008-1-13 22:51:49 | 顯示全部樓層
前陣子看到的報導,楊儒門將在文山社大開課,講授台灣農業的困境,不禁想到Gramsci對知識份子(Intellectual)的定義。

AntonioGramsci是近代很重要的左派思想家,他在論述霸權(Hegemony)的時候,指出所謂的「知識份子」不是那些受過高深教育的人,而是所謂的”organic intellectual”,這樣的「知識分子」出自其原始的「生產環境」(world of production),具備組織和鏈結能力,代表原始生產領域大眾的利益,而擔負起所謂的「社會功能」──不僅在自己的生產崗位上(economic),而是也在社會和政治領域中(social & political fields),賦予原始社會團體相當的同質性和團體意識──這樣的人,才是Gramsci所定義的「知識分子」。

Gramsci也提到,在權力關係中不是靠單一知識份子,而是由幾個知識份子形成的核心,才能負擔起這樣的社會功能。楊儒門是否符合Gramsci的定義?而如今台灣社會當中有幾個「楊儒門」呢?

──Gramsci, Antonio: The Intellectuals, in: Selections from the Prison Notbooks, edited and translated by Quintin Hoare and Geoffrey Nowell Smith, NewYork 1971, P. 3-23

評分

參與人數 1現金 +5 收起 理由
immanuel + 5 我很贊同

查看全部評分

德國台灣同學會論壇

GMT+1, 2024-12-3 18:1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