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台灣同學會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2662|回復: 6

科學的普世原則與科學研究的完整性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8-3-9 21:24:0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轉載一下這篇文章,

有興趣的朋友、同學可以看一看



=======================================================

科學的普世原則與科學研究的完整性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 ... 08031000086,00.html

曾志朗

     對全球的科學界而言,韓國的黃禹錫事件引爆了學術研究真偽的震撼,長期以來科學這兩個字已被公眾社會認定是權威、可靠、優質、卓越的同義詞,卻在一夕之間因科學運作中最核心的元素(科學工作者)的不穩定性,而失去了「無敵鐵金剛」的美好形象。更令人擔憂的是,這不是少數個案,而是有更多的不良作為被容忍或被掩蓋了。這個隱憂隨著研究領域的擴大,研究議題的複雜性增加(跨領域、跨地區、跨文化、跨時代),以及研究人員的素質越來越無法掌控,也變得更加明顯。黃禹錫事件只不過是那最後的一根稻草。

     近十年來,科學界清楚的界定何為嚴重的研究行為偏差,除了捏造、竄改、盜用,更加上了破壞他人研究的行為,同時也很認真討論及普查所謂「引人質疑的研究手段」(簡稱QRP)所產生的研究缺失。多年的檢視,科學界終於體認並決定正視這些破壞研究誠信的暗流,鼓勵全球各研究機構訂定規範,並注意培養新一代研究者的優良品格。美國在聯邦政府主管研究撥款的主要單位都設立了研究誠信辦公室,英國的皇家科學院及主要大學,還有歐洲各國也相繼成立類似的辦公室或委員會。最重要的是號稱科學界的聯合國的國際科學聯合會也在三年前成立了「科學行為自由與責任委員會」(ICSU),把對科學的看法由單純的學術自由之維護,提升到自由與責任都要兼顧的理想實踐。

     ICSU並在二○○七年九月中旬於葡萄牙里斯本港市邀全球科學家與單位深入討論科學家的責任之涵義,這個議題吸引了來自世界各三五○位科學家,經過三天三夜深入討論,寫下相當多的結論,其中最重要的一個結論就是:問題比想像中嚴重,各研究單位必須全力培養有科學誠信態度的新生代科學家,而且刻不容緩!

     我代表ICSU的「自由與責任委員會」,在大會做了最後的總結。以下是這份總結的摘要,也許值得提供台灣學界,做為培養研究生的參考!

     在ICSU於一九七八年成立的時候,大會的宗旨非常明確,即科學研究是為增進全人類的福祉而存在的認知活動。根據這一個宗旨,科學家就必須正視聯合國在一九四八年十二月十日所立下的人權宣言,因為這個宣言所標榜的自由與平等,正是科學普遍性的核心原則。任何科學家若是堅信科學的普世原則,就必須去負起維護這個原則的責任。有自由,也有責任,才是科學家完整人格的兩個基石。

     把這個普世原則再推到實際面,則科學家必須努力使品質優良的科學發現及所衍生的資訊與知識有普及到世界各地的可能性。這句話中,品質優良指的是研究的可靠性,而知識的普及性就是指資訊的自由流通以及經援貧弱國家,幫忙研究能量的建設以消除知識落差(數位落差、研究資源落差)的議題。

     科學家的自由行動在九一一之後備受威脅,美國與英國的入境簽證困難,已經造成很多科學資訊交流的不便,而且對特定地區、特定科學領域的設限,更是一再違反科學普遍性的原則。我國有多位研究生化與病毒的學者,在入美的簽證上也被刁難,使他們誤了參加.........


===========================================================

評分

參與人數 7現金 +23 收起 理由
Pheretima + 4 感謝分享
ccs19782003 + 5 感謝分享
Charlotte + 3 感謝分享
Jane + 2 感謝分享
mmarta + 2 感謝分享
renemcc + 5 感謝分享
immanuel + 2 感謝分享

查看全部評分

發表於 2008-3-9 23:10:31 | 顯示全部樓層
找這個資料真的花了點時間:

ICSU = 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Science

上文提到的會議並不是ICSU主辦的,而是ESF, European Science Foundation和US Office of Research Integrity (ORI)共同主辦

【ESF該次會議的簡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評分

參與人數 7現金 +15 短評 +2 收起 理由
kati + 1 感謝分享
Pheretima + 4 感謝分享
ccs19782003 + 5 感謝分享
Charlotte + 2 感謝分享
immanuel + 2 感謝分享
wang.hurh + 1 感謝分享
mmarta + 2 感謝分享

查看全部評分

發表於 2008-3-9 23:43:32 | 顯示全部樓層
看完曾志朗老師的文章,也可以翻翻 Science studies 和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STS) 領域的東西。提供幾個人名供參考:Robert Merton, Barry Barnes, David Bloor, Harry Collins, Bruno Latour.

評分

參與人數 2現金 +2 短評 +1 收起 理由
Pheretima + 2 感謝分享
wang.hurh + 1 感謝分享

查看全部評分

 樓主| 發表於 2008-3-9 23:45:44 | 顯示全部樓層
原文由 wang.hurh 於 2008-3-9 21:24 發表


轉載一下這篇文章,

有興趣的朋友、同學可以看一看



=======================================================

科學的普世原則與科學研究的完整性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 ...


嗯,

雖然說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當然,也是看過不少好樣的科學家),

但是,說個真話,

很多科學界的在上位者,有著相同的『政治性』人格,

這些人教導出、篩選出的『好人、事物』,背後往往已經藏有一些令人無法完全同意的動機、事件了!

真的,不單純啊!

評分

參與人數 2現金 +8 短評 +1 收起 理由
Pheretima + 8 我想只要沾到科學行政,就跟純真無緣了吧
mmarta + 1 我很贊同

查看全部評分

發表於 2008-3-9 23:55:19 | 顯示全部樓層
原文由 wang.hurh 於 9/3/08 21:24 發表


轉載一下這篇文章,

有興趣的朋友、同學可以看一看



=======================================================

科學的普世原則與科學研究的完整性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 ...


我看到一半的最初感想:曾志朗真是離譜到可以!

ICSU被改名也就算了,連主辦單位都沒有搞清楚!

更正:這裡是我看太快,他是代表ICSU的自由與責任委員會。

[ 本文最後由 yzk 於 2008-3-10 00:13 編輯 ]

評分

參與人數 1短評 +1 收起 理由
Pheretima + 1 感謝分享

查看全部評分

 樓主| 發表於 2008-3-10 00:03:08 | 顯示全部樓層
原文由 yzk 於 2008-3-9 23:55 發表


我看到一半的最初感想:曾志朗真是離譜到可以!

ICSU被改名也就算了,連主辦單位都沒有搞清楚!


那個網站的其中一小部分:

.............The ESF and ORI have worked together as co-organisers for this event, in partnership with the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Science (ICSU) and NATO and with additional financial support from the European Molecular Biology Organization (EMBO), the UK Research Integrity Office and the Committee on Publication Ethics (COPE). The support from ICSU and NATO was in the form of travel grants for some attendees from non-OECD countries and observer countries and from the NATO Partner Countries and Mediterranean Dialogue Countries respectively. There was also some limited support available for younger researchers to attend..............

所以說,不知道他是誰邀請的!?也有可能真的沒有搞清楚!

[ 本文最後由 wang.hurh 於 2008-3-10 00:04 編輯 ]

評分

參與人數 1短評 +1 收起 理由
Pheretima + 1 感謝分享

查看全部評分

發表於 2008-3-10 10:52:03 | 顯示全部樓層
原文由 wang.hurh 於 2008-3-9 23:45 發表


嗯,

雖然說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當然,也是看過不少好樣的科學家),

但是,說個真話,

很多科學界的在上位者,有著相同的『政治性』人格,

這些人教導出、篩選出的『好人、事物』,背後往往 ...


 文末提到,愛因斯坦曾說過這麼一段話:「大家都以為造就一位偉大的科學家所需的是智慧!他們都錯了!其實最重要的是品格!」

品格打哪來?老科學家天天跟年輕科學家碎碎念就有用?

我在語言班的時候考過一篇閱讀測驗
內容是有關於垃圾處理技術的發展
其中提到,有關於垃圾製作燃料棒的技術(台灣也有引進,可是不知道為什麼設在東海岸一個偏遠的原著住民部落旁邊)
這個處理方式簡單說,就是垃圾不用分類,經過烘乾切碎壓縮,變成一棵顆的顆粒,提供燃燒材料用

文中說,這個技術發展出來之後,經過討論決定不用使用。
因為“垃圾不分類“的代價太大,他的代價是,容易讓人變得不珍惜東西
德國社會長年累積下來對於物資的節省習慣會被摧毀
這就不是垃圾處理技術與垃圾處理問題可以面對的

一個社會怎麼樣去形塑/規範/制約一個社會成員 而形成一個社會成員本身的“品格“?

評分

參與人數 1現金 +4 收起 理由
Pheretima + 4 感謝分享,還是得從教育過程的訓練著手

查看全部評分

德國台灣同學會論壇

GMT+1, 2024-11-24 12:1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