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台灣同學會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6140|回復: 7

西方社會學田野研究經典 »Die Arbeitslosen von Marienthal«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8-3-12 02:30:4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只要上過empirsche Forschungsmethode的人應該都聽過這本書,但是──包括我在內──真正讀過的人可能不多。我並不專精方法學,但是趁便彙整一下資料,和大家分享。

並非突然想到,而是因為這本書出版七十五年了 (1933)!這本書在歐洲多事之秋出版,雖然作者是猶太人,但卻逃過納粹的壓迫,在六零年代重新出版,在二十年當中成為田野研究的經典之作。

這本書的作者是Paul F. Lazarsfeld / Marie Jahoda & Paul Zeisel,他們是研究主持人及發表人,而當時的研究團隊其實總共十七人進駐Marienthal,其中有十五名是專注在這個學術研究上的。他們在當地總共停留了一百二十天,除了以參與以冬令救濟等名義的活動,打入當地居名的生活,以進行觀察以外,每週開會一到二次以交換經驗,討論觀察結果和後續進行方式。最後他們收集了總重約三十公斤的資料,主要執筆人其實是Jahoda。

在學術理論領域要成為「經典」很困難,學者必須提出真知灼見,而且要經得起多方驗證,有它一定的適用性、廣度和深度。而其實要在實證研究上面成為經典,也很不容易,尤其是在基本研究方法大同小異的情況下。以這本書而言,它從八零年代以後,就被學術界廣為推崇,原因就在於它在實證研究方式上所樹立的典範。

Marienthal這個小鎮位在Niederösterreich的Gramatneusiedl,一個以紡織工業維生的小鎮,最後一家紡織工廠卻在一九三零年關廠,整個小鎮大半的人頓時變成失業人口。而這個研究的主旨就在於發掘失業者的心理狀態:
»Das Ziel der vorliegenden Untersuchung war, mit den Mitteln moderner Erhebungsmethoden ein Bild von der psychologischen Situation eines arbeitslosen Ortes zu geben. Es waren uns von Anfang an zwei Aufgaben wichtig. Die inhaltliche: zum Problem der Arbeitslosigkeit Material beizutragen – und die methodische: zu versuchen, einen sozialpsychologischen Tatbestand umfassend, objektiv darzustellen.«


心理狀態看不到,無法客觀的加以數據化,他們如何研究呢?這個研究和一般的田野研究最不同的地方,就在於他們所使用的方式不只一種,而且加以組合運用:非互動式的統計、檔案分析和觀察,和互動式的「參與觀察」(teilnehmende Beobachtung中文是翻這樣嗎?)、活動研究、訪談、測驗,兩者交互參照,這在目前的研究環境下相當少見。而他們所使用的數據和資料也很有趣,比如他們對所有家庭進行問卷,詢問他們的個人生平經歷,時間分配表等等(最後這一項,我個人認為是個很有意思的一項資料)。

看一下這個研究計畫主持人Lazarsfeld對方法學的論點:

Paul F. Lazarsfeld

Über die vier methodologischen Grundregeln der Marienthal-Studie

in Paul F[elix] Lazarsfeld (1901–1976): Foreword to the American edition. Forty years later, in Marie Jahoda & Paul F. Lazarsfeld & Hans Zeisel: Marienthal. The sociography of an unemployed community. Chicago, Ill.-New York, N. Y.: Aldine, Atherton [1971], S. vii–xvi, hier S. xiv.

xiv

In all this work certain norms for empirical study were maintained as a matter of course. It would have been unacceptable just to report that x percent of the people did or thought this or that about some topic. The task was to combine diverse findings into a small number of »integrating constructs.« At the same time, it was imperative to explicate as clearly as possible the procedure by which such greater depth was achieved. In a paper written in 1933 summarizing the Austrian experience, the following four rules were singled out and amply exemplified:

a. For any phenomenon one should have objective observations as well as introspective reports.

b. Case studies should be properly combined with statistical information.

c. Contemporary information should be supplemented by information on earlier phases of whatever is being studied.

d. »Natural and experimental data« should be combined. By experimental, I meant mainly questionnaires and solicited reports, while by natural I meant what is now called »unobtrusive measures« – data derived from daily life without interference from the investigator.


這個研究小組在研究完成以後,稱這個小鎮是個 »müde Gemeinschaft«,他們的結論是,失業的人除了物質生活的缺乏以外,因為「被迫」無所事事,會越來越聽天由命,最後甚至對公眾政治事物無動於衷。

為了慶祝奧地利社會學歷史檔案館二十週年(2007),以及這本經典著作七十五歲,現在架設了一個網站,就叫《Die Arbeitslosen von Marienthal》,裡面資料非常豐富。

先介紹到這裡,我要繼續去看相關研究了,請大家多多補充啊!

評分

參與人數 7現金 +2 短評 +8 收起 理由
Nish + 1 感謝分享
lumix + 2 網站的東西就夠我看ㄌ~~
honeykay + 1 感謝分享
ccs19782003 + 1 感謝分享
kati + 2 一般都翻參與式觀察
immanuel + 2 感謝分享
Pheretima + 1 感謝分享

查看全部評分

發表於 2008-3-12 10:56:55 | 顯示全部樓層
原文由 yzk 於 2008-3-12 02:30 發表
只要上過empirsche Forschungsmethode的人應該都聽過這本書,但是──包括我在內──真正讀過的人可能不多。我並不專精方法學,但是趁便彙整一下資料,和大家分享。

並非突然想到,而是因為這本書出版七十五 ...


不過依照我的台灣研究生經驗,問題不太出在研究方法論,而是出在認識論
也就是,當研究者在田野中,面對大量的田野資料,面對大量的文本
如何能夠穿越這些文本抓出東西來
這個就是認識論的功力了∼
而且,面對不同的田野,不同的問題,所需要的認識論不太一樣
就像是打開一個工具箱
到底要用哪一個工具?這個也是功力的問題

不過能夠保持浸泡在田野之中
不斷反覆用田野來驗證認識架構
是個不錯的方法

評分

參與人數 2現金 +1 短評 +2 收起 理由
yzk + 1 謝謝提供譯名
lumix + 1 + 1 我很贊同

查看全部評分

發表於 2008-3-12 13:34:28 | 顯示全部樓層
當研究者在田野中,面對大量的田野資料,面對大量的文本
如何能夠穿越這些文本抓出東西來
這個就是認識論的功力了∼


這讓我回想到,以前在做田野時,是仗恃的自己音樂理論的功力再做的,回來後,面對一堆音符、數據資料統整分析都不成問題,但當要解釋音樂現象時,只能摸鼻子認命趕緊找書看,以彌補詮釋能力上的不足的窘境...

但寫到那部份時再看書,也只來得及摸點毛皮,最後還是要靠"直覺"和一點"創意",解析田野結果.....


理論功夫真的不能不往下深紮

[ 本文最後由 lumix 於 2008-3-12 13:39 編輯 ]
 樓主| 發表於 2008-3-12 19:20:19 | 顯示全部樓層
我本身蠻高興看到這本書的相關消息,我以前在做碩士的時候,因為走的是純理論研究,雖然一直很想去看這書,但是一直都不得其空。現在終於可以比較隨心安排時間,這次非要把這本薄薄的書看完。

依我的觀察,許多德國學生對抽象思考很傷腦筋,比較喜歡作田野調查,然後就得到的資料分析。這樣作有個好處就是,他們不會侷限於理論的思考模式,而是能以自己取得的資料來分析社會現象。我認識幾個先前作實證研究的博士生,他們對理論的理解和批判,有時比專研理論的同學更精闢。

評分

參與人數 3短評 +5 收起 理由
kati + 3 都是啊∼
immanuel + 1 哲學的田野不知在哪裡...Lebenswelt?
lumix + 1 我也要看^^

查看全部評分

 樓主| 發表於 2008-3-13 00:40:20 | 顯示全部樓層
其他的人文社會科學我無權置喙,但就社會學而言,的確是理論與實證並重。

社會學理論還是要經過實證研究的檢驗,以實證支持理論成立;而實證研究在最初設計的時候,至少是從一定的論點出發,研究出來以後,進而逐漸歸納出「法則」或是學理,相輔相成,否則社會學還真的早就胎死腹中。

如果只看單方面,有時真的會有種錯覺,好像兩種研究互不相關(希望這只是少數人的錯覺),但是以目前科學研究也講究分工的情況而言,這兩種走向都有其存在的意義與必要性。

單就方法學這方面而言,我個人認為比較可惜的是,像上述那樣多種方法同時運用,最後進行完整探討的研究計畫,越來越少見!當然像這樣的研究需要很多支援,幾乎可說是天時、地利、人和無一可或缺,還要加上$$,但是目前的社會學田野調查似乎只能以單一方法研究自滿。上述條件雖然可遇不可求,我個人認為比較令人憂心的是,學者不願意花時間精力,有時也因為缺乏對這門學術的廣泛認識,無法去進行這樣的研究。

下回再來聊一下我對目前社會學系田野調查課程的看法。

評分

參與人數 2現金 +5 短評 +3 收起 理由
kati + 3 就被理論淹沒了∼
immanuel + 5 原創內容

查看全部評分

 樓主| 發表於 2008-3-13 23:02:58 | 顯示全部樓層
開始看書了,越看越覺得應該好好研究一下這本書。

反正都要看了,忽然想到一件事:

有沒有人要一起讀的啊?來個讀書會吧!

社會學在台灣並不發達,很多同學們可能也搞不清楚社會學究竟在做什麼。

這本書不厚,而且比較沒有理論論述,容易入門,就拿它來讓大家認識一下社會學吧!

目前構想:純粹討論書中的研究方法,也就是檢視他們的方法能不能有效掌握社會現象。書的後半段有關Soziographie的部份先不討論。

進行方式:不會逐段進行,而是由同學看完書以後,自行決定主題,提出來和大家討論。

五個人就可以進行。有沒有人要參加的?

[ 本文最後由 yzk 於 2008-3-14 00:17 編輯 ]
發表於 2008-3-14 00:13:44 | 顯示全部樓層
我很想試試看耶....

但是,我怕德文看的不快.....也沒有參加過讀書會...社會學的理論也不夠深.......



如此還願意收留我嗎............


明天就到書店訂書..........

評分

參與人數 1短評 +1 收起 理由
yzk + 1 歡迎!

查看全部評分

 樓主| 發表於 2008-3-14 00:20:04 | 顯示全部樓層
原文由 lumix 於 14/3/08 00:13 發表
我很想試試看耶....

但是,我怕德文看的不快.....也沒有參奶ㄟ鰷`.......



如此還願意收留我嗎............


明天就到書店訂書..........


沒問題的,至少我不希望同學看很多補充資料,而是先從文本著手,對照自己的經驗和想法,來加以評斷。

書是很便宜,但是圖書館也一定找得到,不一定要買。

[ 本文最後由 yzk 於 2008-3-14 03:45 編輯 ]

德國台灣同學會論壇

GMT+1, 2024-11-23 21: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