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台灣同學會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3222|回復: 6

[Sciscape]施比受更有福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8-3-22 10:00:0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編輯 Gene 報導 本文原刊載於科景網

誰說金錢買不到快樂?錢其實可以買到快樂,只是錢得花在別人身上,或捐助社會公益,因為樂善好施的人果真比守財奴更幸福。

加拿大卑詩大學的心理學Elizabeth Dunn等人在期刊Science發表的研究顯示,「施比受更有福」的確有其科學根據。他們進行三次實驗,評量人們把錢花在自己身上,或用在請別人吃飯、慈善捐款等社會公益用途之後,感覺有多幸福快樂。

Dunn指出,他們發現,花較多錢在別人身上的人比較快樂。她對幫助別人能夠讓人感到快樂並不意外,卻沒想到效果這麼強大,也想不到善用財富比擁有財富更能夠令人快樂。這項研究也顯示連對日常用錢方式做一些微小的改變,就可以製造幸福感受。想要快樂並不難,只要善用自己所有的,多想想自己能夠如何幫助別人就行了。她說,過去有研究發現快樂與社會公益的關聯,但這份新研究顯示,支持社會公益的捐贈是快樂的真正原因。此外,並不只有金錢才能幫人,貢獻時間或技能應該也可以獲得快樂。

他們的第一個實驗僅評量632名美國人把錢花在自己身上與拿錢給別人後,所描述的快樂感。評分從1到5。接著他們請這些人列出自己的年所得,並估計他們花多少錢支付各種生活費用開銷、為自己買禮物、買禮物送人,以及慈善捐獻。他們平均每個月為前兩項私人開支花約為1714元,為後兩項社福開銷花約146 元。研究結果顯示,私人開支與幸福感無關,可社福開銷愈大的人愈感到幸福快樂。

第二個實驗則評估一家公司的16位職員,花掉3,000至8,000元不等的分紅後,幸福快樂感有何變化。員工們報告在收到公司的紅利獎金之前一個月,以及拿到獎金之後六到八星期的幸福感。這些員工也應要求列出私人開支和社福開支,統計結果再度證明多為別人花錢的人自覺比較幸福快樂,而且使用獎金的方式,比獎金數額大小更能真實顯示當事人的幸福感受。

在第三個實驗中,他們詢問109名溫哥華卑詩大學學生,他們覺得口袋裡有5元比較快樂還是20元,絕大部分學生當然回答20元。接著他們給45名大學生5 或20元,然後要求半數學生在當天把錢花在自己身上,其餘半數學生則必須拿這些錢來請客。報告說,當天結束之後,花錢在其他人身上的學生比較花錢在自個身上的學生更快樂。

原學術論文:
E. W. Dunn, L. B. Aknin, and M. I. Norton. Spending Money on Others Promotes Happiness. Science 21 March 2008: Vol. 319. no. 5870, pp. 1687 - 1688.

參考來源:

    * The Independent - Want to be happy? Give your money away
    * ScienceNOW - The Secret to Happiness? Giving.
    * Scientific American - Money may not buy love, but it can buy happiness

本文版權聲明與轉載授權資訊:

    * 本文採"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之創用CC轉載授權模式,詳細版權聲明與轉載規定請見 http://sciscape.org/copyright.php,首次轉載本站新聞報導者請務必詳讀。
    *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NoDerivs 2.5 Taiwan License.

評分

參與人數 4現金 +6 短評 +3 收起 理由
mmarta + 4 實用資訊
yzk + 1 感謝分享
ccs19782003 + 1 感謝分享
immanuel + 2 + 1 但這種東西需要用實驗證明嗎??

查看全部評分

發表於 2008-3-22 14:41:27 | 顯示全部樓層
這在社會學上的討論也蠻多的:社會學當中有一派理論叫做 rational choice,他們的基本論點就是人是自私的,一切行為考量都是以個人利益為出發點,進而解釋一些社會現象。

但是這個論點卻無法解釋,為什麼人類會形成群體,不管是小的團體組織,或是大型的社群、國家組織,因為在組織當中,人的利益或多或少會受到一定的限制。

這個理論的缺點在於:
1將『利益』只定義為物質利益
2過度簡化『利益』的定義的同時,就忽略『利益』本身的異質性--有大有小,有長期短期,而更重要的是,有些利益只有在群體當中才能實現。

就像這個實驗結果顯示的,物質滿足和精神滿足其實都符合個人利益,只是它依然無法說明,人手中有錢的時候,為什麼會選擇其中一種而不是另一種方式來滿足自己,尤其是在第一次面對抉擇的時候。

評分

參與人數 1現金 +2 收起 理由
immanuel + 2 感謝分享

查看全部評分

 樓主| 發表於 2008-3-22 15:06:48 | 顯示全部樓層
immanuel           2008-3-22 12:58          評論          +1           但這種東西需要用實驗證明嗎??
immanuel           2008-3-22 12:57          現金          +2           感謝分享


竊以為非常有需要,
我甚至認為這些實驗心理學和賽局理論一樣,
開創了社會學研究的新方向,

沒錯,施比受更有福是使徒行傳的古訓,
甚至世界各個文化都有類似的教喻或是格言,
可是我們怎麼知道這句話是耶穌說來誘導大家行善的,還是真的?
藉由這樣的實驗或是統計研究(實驗設計有沒有偏頗先姑且不論)
我們知道在這個特定族群(畢竟實驗多是大學生,不能涵蓋整個人類社群),

"施比受更有福"不只是一個道德期望,
而是真的讓人感覺比較幸福比較快樂!

這幾年,人類行為跟實驗心理學大行其道,很多研究都引起注目,
就是因為,這些研究讓我們有機會重新檢視這些流傳已久的觀念與想法,
並且用生物學的角度重新詮釋這些社會行為,
讓我們知道這些看起來陳腐的想法,其實背後有著演化或是生理上的基礎的。

評分

參與人數 4現金 +3 短評 +2 收起 理由
zia + 1 感謝分享
ccs19782003 + 1 感謝分享
immanuel + 2 感謝分享
yzk + 1 感謝分享

查看全部評分

發表於 2008-3-22 15:27:20 | 顯示全部樓層
一些古老的格言與誡律的客觀有效性(objektive Gültigkeit)究竟應該如何看待

確實是很有趣的問題


這類古老的格言或準則其實不僅限於實踐領域

也存在於自然認識(natürliche Erkenntnis)的領域

比方說自然不跳躍(lex continui in natura)

自然總是走捷徑(lex parsimoniae)等

康德對這類格言或準則的立場是

我們不能從經驗上(Erfahrung)證明其必然性(Notwendigkeit)

這類格言或準則也不能由自然科學的普遍律則(allgemeine Naturgesetze)推導(ableiten)出來

它們只是人類的認識能力面對偶然性(Zufälligkeit)時的

一條主觀的評判準則(eine subjektiv beurteilende Maxime)

意思是它們是人類這種有限的理性存有者

面對無限可能多的經驗的雜多性時

用以指導對自然的經驗研究與在自然中的實踐活動的一條指引索(Leitfaden)

意即我們無論如何不能斷言自然本身就具有如此這般的屬性

僅供參考~

[ 本文最後由 immanuel 於 2008-3-22 15:28 編輯 ]

評分

參與人數 4現金 +6 短評 +3 收起 理由
zia + 1 感謝分享
yzk + 2 不是天生的就對了…
ccs19782003 + 1 感謝分享(沒分了~)
Pheretima + 4 + 1 不過實驗看看這些指引索到底真的有效與 ...

查看全部評分

發表於 2008-3-22 17:01:15 | 顯示全部樓層
Hey man..

你們需要快樂嗎?

我可以給你們快樂喔!!

以下是我的銀行帳號:

123415-5134-211234

XDDDDD

評分

參與人數 1短評 +1 收起 理由
ccs19782003 + 1 嘻嘻~

查看全部評分

發表於 2008-3-22 17:27:58 | 顯示全部樓層
yzk  2008-3-22 15:50  現金  +2  不是天生的就對了…
ccs19782003  2008-3-22 15:38  評論  +1  感謝分享(沒分了~)
Pheretima  2008-3-22 15:36  評論  +1  不過實驗看看這些指引索到底真的有效與 ...
Pheretima  2008-3-22 15:35  現金  +4  感謝分享


剛才有事急著出去

所以現在再來補充一下

我想康德的意思是

經驗性的實驗既不能證明也不能反駁

道德實踐的格言或準則的客觀有效性

意思是即使實驗結果支持這些格言和準則

但真正使這些格言或準則具有道德性的根據

並不在於其於經驗事實中可能發生或確實發生

而在於人類的本性(Natur)

但這裡所謂的人類的本性

指的不是作為自然存在物(Naturwesen)的人的本性

意即不是作為一個具有物質物理自然的人的本性

而是作為一個能夠意欲不存在(nicht Sein)

但可能存在(Mögen-Sein)或應該存在(Sollen-Sein)的事物的人的本性

說的更明白些

就是道德實踐律則的客觀有效性跟自然律則的客觀有效性不同

我們既不能僅憑思維就使觀念成為現實

也不能僅憑經驗現實就否定道德實踐律則

再說的更明白一點

經驗性的實驗或許能夠作為勸服人類行善避惡的工具

但只因為現實確實如此或必然如此而行善避惡

這樣的行為不能算是道德的

當然啦

實驗怎樣做都可以的

但因為實驗結果顯示人會因為施比受有福而施與

這樣的施與在康德看來不能算是道德的

至於是不是天生的(geboren)

如果天生的是一種經驗性概念的話

那道德準則就不是天生的



評分

參與人數 4現金 +16 收起 理由
kati + 2 感謝分享
Pheretima + 6 似乎有點模糊地了解,回去再參詳
Gwen + 3 果真是念哲學的....好複雜阿
ccs19782003 + 5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評分

發表於 2008-3-23 13:46:42 | 顯示全部樓層
個人覺得,此類的實驗,有點像是高中的科展......趣味,完成一個科學程序。
這不是貶低或批評,而是工具使用的問題---我的工具箱比喻。

不同的學術分工下手處理問題,都有基本的認識論範疇
也就是,對於研究對象/田野,如何對於去擷取出知識出來----這就是我所謂的“工具“
以這些知識,要在進一步推演問題,要看,想要回答的問題,是否適合這樣的工具
也就是,回到認識的方式與問題的性質
不能直接由知識去推,這就是我所謂的鳥蛋化。

人類這一種特殊的物種,
有屬於生物演化長河裡的特性
有屬於心理機制的特性
有屬於其依賴的社會的特性
這三這特性的相互影響,是一個比較根基性的認識框架(一個完整的星座盤)

不同的學術分工,用不同的認識方式切入產生的知識,可以當作是星座盤中的一個星星。
這樣就可以避免,這個有限的知識,想要來解釋整個星空的問題。

為什麼?

因為,不同的時空,不同的社會,不同的發展階段
人的生物狀態、心理狀態、所處的社會狀態都不同

舉個例子,現代社會因為壓力大產生內分泌失調的問題。
如果不是高度工業化現代化的社會,不太容易出現這樣的疾病。
也就是,社會緊密的壓力,從心裡的層面去影響生理。
通常,給的建議就是要調適---彷彿經過個人的努力可以改變局勢
卻不太有機會,從所處的社會整體去思考如果去改善這個問題
也就是,被歸類在臨床心理或是諮商輔導的領域去處理,好像,兩岸關係與這個議題無關。(真的無關嗎?)

同樣是壓力,讓人體以為生命受到威脅,開始啟動儲存能量的機制。
偏偏,現在不同於一百年前,食物,是充足的狀態,所以,肥胖也是現代文明病。
這個壓力下的生理機制,是在食物匱乏狀態演化而來的保全生命的方式。
短短的一百年(甚至更短)的時間,很多社會,已經變成三餐定時與食物無虞。
生理的演化速度,當然沒有那麼快反應,保命機制,變成了文明病病灶。

或者一馬提到的,“鄉愁式的道德觀對現代社會的公民所需具備的意識狀態“
或是討論西藏的時候提到的前現代社會的問題
用社會的制約程度,社會個體生物性的趨力(Trieb)強度,與心理的發展狀態
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差異---
制約高、生物性趨力被壓抑,趨力轉換擴張心理空間,抽象能力強
(我的戲謔比喻:多一家雞排攤,少一個哲學家。生理趨力被滿足,萬事足;德國,冬天黑冷漫長、只有Kartoffel,壓抑、腦袋東想西想。)

以上只是粗淺的舉例

現在的學術分工已經是到了不知該怎麼形容的細緻
可是,某些問題上的成果,與解決該問題,不一定是在同一條線上
能夠充分分辨知識的認識有效範圍(工具的特性)
使用比較根基性的整體認識框架(星座圖,或是工具箱與問題之間的關係)
就可以避免很多假問題或是牛頭對到馬嘴,雞同鴨講的問題
也可以讓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之間,可以有相輔相成的地方


[ 本文最後由 kati 於 2008-3-23 22:47 編輯 ]

評分

參與人數 1現金 +14 收起 理由
Pheretima + 14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評分

德國台灣同學會論壇

GMT+1, 2024-4-19 19: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