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輔助訪問
切換到窄版
用戶名
Email
自動登錄
找回密碼
密碼
登錄
註冊
快捷導航
搜索
搜索
本版
用戶
德國台灣同學會
»
論壇
›
德國生活資訊
›
旦夕風雲在德國:醫療/保險/社會福利
›
莫札特效應─談音樂治療在神經內科的應用 ...
返回列表
查看:
2006
|
回復:
1
莫札特效應─談音樂治療在神經內科的應用
[複製鏈接]
anita
anita
當前離線
積分
17811
發表於 2008-4-29 09:11:04
|
顯示全部樓層
|
閱讀模式
莫札特效應─談音樂治療在神經內科的應用
【黃尚本 醫師 / 臺安醫院 - 腦、脊髓神經內科】
自古以來,音樂便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考古學家們在古物遺跡中,已發現許多粗糙的打擊樂器,人類藉此創造出音樂來崇拜神、讚美神,並藉此驅除邪靈、撫慰心靈,甚至將之作為治病的工具。
聖經撒母耳記上16:23也提到,「每當上帝差來邪靈,附在掃羅身上時,大衛就拿起他的豎琴來彈,邪靈立即離開掃羅,掃羅頓時覺得爽快舒適。」
從1993年「莫札特效應」發表以來,引起科學界濃厚的興趣與廣泛的討論。音樂治療用於臨床醫學上的研究已經相當的多,特別是針對病患的焦慮與疼痛的改善上。目前音樂治療已廣泛地運用在神經復健、精神醫學、兒童教育、老人失智症、及外科手術中疼痛與焦慮的改善。
■莫札特音樂可暫時提升圖像空間思維能力
聽莫札特音樂可以短暫地提高某一方面智能的說法是源於1993年美國加州大學(UC, Irvine)所做的一個研究,大學生在聆聽莫札特的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K448十分鐘後,他們平均的圖像空間思維分數提高了九分,然而,圖像空間思維只是智商測驗裏面其中一個項目,而且提高分數的能力在十二分鐘後便隨即消失。
■「莫札特效應」引起科學界近十年來對音樂治療的興趣
這個看似簡單卻蘊含深遠的研究,刊登在1993年在科學界排名前幾名的期刊「Nature自然」上面,並引起科學界廣泛的研究與討論,肯定與批判的文章也不斷出現,為近十年來音樂治療的研究揭開序幕。自此,科學界對音樂治療的興趣與好奇心與日遽增,更多的研究機構投入其研究。
■音樂治療與神經復健的關係
神經修復一直是神經科學家所致力研究的項目,原因在於神經受損的病患相當的多(如第一夫人吳淑珍女士所患的脊髓損傷),而受損神經的恢復卻相當的緩慢,治療成果也相當有限。研究發現,人類的腦部在受到局部的傷害後,會有某種程度的功能性恢復。動物研究顯示,這種現象是由於「神經的再組織化」所造成的。這種神經的再組織化,又叫做「神經的可塑性」,可增進神經受損功能的恢復。神經再組織化的過程會受到很多外界的影響,如持續性的動作練習、體感覺刺激的傳入,及藥物的影響。
重複性、節奏性的聽覺刺激被發現到會同步產生運動神經活性。藉由不斷的刺激,的確能促進神經功能的恢復,儘管腦神經組織的再生相當有限,但卻能透過再修飾(remodeling)的機制,藉由樹突與軸突的生長,與突觸的連結,使周遭功能完好的神經組織來部分取代受損組織的功能,最新的研究也發現到,透過一些特殊的刺激與誘導,也能喚醒沈睡中的神經幹原細胞做神經修復的功用。
■音樂提供了一種溝通的模式
一個神經系統(特別是感覺神經)受損的人,要給他有意義的刺激,並引導有意義的反應是相當困難的(如失語症的病人),藉由音樂,我們提供了一個新的刺激法,作為與病患溝通的橋樑。在醫院的腦神經病房,常有神經重症的病患,如:中風、腦缺氧、頭部外傷所造成的植物人或重度昏迷的病人,這些病人的認知功能受到嚴重損害,對外界的反應往往很差,我們都建議可給予音樂治療。
有些學者甚至建議昏迷病人應讓其處於一個充滿刺激的環境,同時音樂治療的時機點是愈早愈好,甚至在加護病房就可開始。
文轉貼自
http://www.uho.com.tw/health.asp?aid=4125
回復
舉報
clamiyuki
clamiyuki
當前離線
積分
583
發表於 2008-4-29 10:47:59
|
顯示全部樓層
跟大家分享一些平衡觀點的報導:
醫學:重新檢視莫札特效應
該文認為莫札特效可能並不存在,然而必須要有大規模、長期並嚴謹的研究,不然很難做出正確的結論。
我的專長並不是醫學,也不是音樂,無法明確提出自己的觀點,就讓大家來評斷啦∼∼
------
我只是個希望自己的孩子活的快樂,進而活的聰明的父親。
可是小寶寶總是對莫札特沒什麼興趣,反而更愛華格納.......
回復
舉報
返回列表
德國台灣同學會論壇
GMT+1, 2024-11-22 05: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