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表於 2007-12-28 11:08:55
|
顯示全部樓層
Gotik歌德式/歌特式建築(我還在這兩個中文翻譯名詞之間猶豫)
12-16世紀之西歐建築形式
由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史家Vasari命名,目的在於與北方Goten族的藝術作貶抑的區別
始於法國,與Kronland之法王統治區,混和Normannen與Burgunden民族建築形式,之後影響至全歐
早期Gotik(Fruehgotik)式以法國St.Denis(約1135年)教堂為代表(代表地區:Sens,Senlis, Noyon, Laon, Paris),至12世紀末,以Chartres大教堂的重建為時間點,定Hochgotik時期,到13世紀末(代表區域:Chartres, Soissons, Reims, Amiens Beauvais, Koeln)
Spaetgotik則依不同地區國家有不同名稱與界定,藝術史在這個時期有不同的解釋,在法國與低地國(Niederland,約今荷蘭,比利時一帶)稱Flamboyant Stil,在德國稱Spaetgotik或Deutsche sondergotik,意思是,從1350年起,這個形式影響至全歐。(Tschechoslowakei, Italien)
(ps.插話一下,德國對gotik情有獨鍾,這跟他們的國家民族情結有關)
在英國,為了將Gotik認定為國家形式,便以其特殊的建築發展系統作界定,將Gotik分為Early English(12世紀至13世紀中葉)->Decorated Style(13世紀末至14世紀末)->Perpendicular Style(約1330-1560)
葡萄牙以藝術科學之另一種視野,以Emanuelstil來強調Spaetgotik:Langhaus,Querhaus,與唱詩區空間和諧的結合。藉由對角跨距(queroblonge Joche)結合羅馬式(Romanik)接和系統,使側殿符合方形平面,(ps.也就是說,對角線相同就是一個正方形平面),這種方式使尖拱多樣化呈現,以扶壁所支撐的交拱則因不同形狀之交拱,而有不同的力傳遞方式。越來越輕巧的外牆扶壁與拱壁,殿內的拱廊道,側殿走道(Empore),拱壁(Triforium)與彩繪玻璃等,皆為特色。
從Fruehgotik到Spaetgotik的空間轉變特色在於漸薄的牆與大膽的骨架結構(ps.由承重牆漸漸形成骨架式結構),漸漸脫離Basilika的承重牆結構形式。
高聳,鑲金銀的尖塔(Strassburg, Freiburg, Butterturm der Kathedrale von Rouen),飛舞的拱筋(例如這個),網狀拱,平拱,驚奇的花窗玻璃,為後期特色。
公家建築,尤其在低地國(Tuchhalle Ypern, Bruegge市政廳)或是德東(Thron,Breslau市政廳)與義大利(Siena, 威尼斯Dogenpalast)皆為此形式代表。
15到16世紀文藝復興式結束Gotik式,當然到17世紀仍有一些建築以Gotik式構築(死灰微燃Gotik)。18世紀Gotik又重生(Gothic Revival),發展到19世紀中葉Neogotik為高峰。
追求簡單與樸實的Zisterzienser與Bettelorden天主教派之Gotik式,強調的是造型與繪畫,沒有塔,無側翼的中殿,扶壁相對較少,這些也是Spaetgotik代表。
參考書目:H.Jantzen, Die Gotik des Abendlandes, 1961
[ 本文最後由 primay 於 2007-12-28 13:42 編輯 ]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