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表於 2007-3-4 16:19:54
|
顯示全部樓層
感謝暮尼黑震央同學巨細糜遺的分析自己對建成圓環案子的看法,
其中提到建成圓環案企圖仿效美國二十世紀建築大師萊特(Frank Lloyd Wright)的
知名建築紐約古根漢博物館的走廊,改造成其基本Konzept的想法,
這引起我對閱讀萊特建築的一些心得:
再還沒有開始讀建築之前,我對他的建築算是十分著迷,
他特立獨行的風格,透過他雄辯滔滔的口才來說服業主,
在成寒小姐撰寫由時報出版的“瀑布上的房子“中說到一段萊特與業主考夫曼的對話,
當時考夫曼知道萊特對於“紅色“有特別的偏好,
於是他就在建造前對萊特說: “Mr.Wright, i don't really like red.“
(萊特先生,我真的不太喜歡紅色)
萊特則回答他說: “Don't Worry, you'll get used to it.“
(沒關係,你會習慣他的)
就這樣,落水山莊做為業主考夫曼的住家,擁有大片的落地窗與紅色的窗框。
回到萊特享譽國際的紐約古根漢博物館,
其螺旋狀的階梯讓藝術品懸掛在走廊上,並建議參觀者搭上電梯到達頂端,
並自頂端沿著斜道往下走,一邊“歪著頭“欣賞掛在牆上的名畫。
整個建築的Konzept應證了他的“形式因機能而生“。
(http://www.guggenheim.org/古根漢網址)
雖說大師的作品有其美妙之處,也成功吸引大批觀光客帶來大量經濟效益,建築也成了紐約的地標之一。
但跳脫建築人角度看他,以一個單純的,為欣賞名畫的人的角度來看,
這樣歪著頭欣賞名畫的人體姿勢與角度,是否是最適合而最舒服的呢?
是否是最適合欣賞名畫的方式呢?
當然古根漢的經營策略不同於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展覽與藝術品在經營者心目中與他所設定的觀眾心中已不具首要地位。
這從其執行長克倫思接受紐約專欄作家的訪問時可以看出端倪,他說:
"此建築和古根漢經營者本身就是吸引觀眾的磁場"
“替一棟建築募款比替展覽募款來的容易“
其博物館內沒有一幅如梵谷的“星夜“般的典藏,因為建築本身就是最大的典藏。
在這裡,“建築之美“凌駕於“機能“之上。
回到建成圓環的案子,建築師的Konzept在震央同學中的分析很清楚,
他們不單是為這樣的一個夜市業主與居民提供場所,
更有“燈籠“之發想,其展示性的意味濃厚。
最後“建築“凌駕於"機能"之上,忽略了“在地性“的思考,
造成民眾抱怨,淪落為昂貴的“蚊子美術館“。
當然夜市文化與美術館不同用途,不能相提並論。
但在建築之中,"建築之美"與"機能"之間的平衡,
如何拿捏,也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台中的古根漢也是喧騰一時的案子,
不知道有沒有人能說說看正反兩面不同的看法呢?
我也尚未有定見,非常想聽聽大家的看法。
回到美感是否權威,大師的美感是否絕對?是否需要大師?
我承認之前使用的“教育“字眼太過強烈,在此收回。
以自身創作的經驗舉例,在學校做設計,我們學生先提出我們的Konzept或是草圖,
將初步的想法透過每個禮拜小組分享,和教授或助教一起討論,
之中,教授或是助教會適時的加入“意見“,以引導我們的設計回到“正途“。
有時學生為求得好成績,往往在和主事者意見分歧後,選擇退讓,
最後做出來的成品,往往不見得是學生心中最完美的樣子,
卻是教授所要的“美感“(光就設計部份)
此時,教授的美感之於學生來說就是權威的。(權威的去“教育“學生美感)
我回想起一件以前在台灣時發生過的一件事,
學校新蓋了一棟大樓,由國內頗有名氣兼建築系講師操刀,
完工後不但得了獎,且各方都給予相當正面的看法。
但在BBS板上喧騰一時的筆戰則由“天呀∼那X大樓的那扇門是怎麼一回事?“開始。
那扇“紫色“的門,引發建築系生與外系生長達兩三個月的口水戰,
許多人強烈質疑建築師的品味與美感,我忘記事件最後是怎麼落幕的,
但是在長達兩三個月的筆戰期間,那扇門卻悄悄的被改漆成別的顏色.......
美感有沒有權威,有沒有絕對,我也不知道,
但這些都是我記憶中很好玩的“美感經驗“跟大家分享。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