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台灣同學會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19674|回復: 7

關於沙特的存在主義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0-1-1 15:48:3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想請教各位學哲學的同學們,
最近在因緣際會下看到一些關於沙特(Jean Paul Sartre)的存在主義,他曾發表''存在主義是一種人文主義(L'Existentialisme est un humanisme)''的演講,上網查了一些翻譯資料,總覺得''有看沒有懂''...........不知我們的台灣同學中,有沒有人對於他的理論能有進一步的解說??
麻煩各位了.......

bosm116

評分

參與人數 1短評 +1 收起 理由
immanuel + 1 沒唸過,不敢亂講~

查看全部評分

發表於 2010-1-1 20:53:54 | 顯示全部樓層
我不是念哲學的,但是願意分享一些淺見,也歡迎其他高手賜教(站上以前有個Sprache,以我的了解,他應該是存有學的專家)
言歸正傳,
粗略地說,談到存在主義,人們通常想到兩個人,
一個是德國的海德格,一個是法國的沙特
兩者同樣被視為存在主義的代表人物,但在人道(文)主義上,卻有不同的關懷和主張
所以關於兩者立場的區辨,以人道主義的視角是很好的切入點
我本身念海氏的東西比較多,他有一篇文章.名為 寫給人道(文)主義的書信Über den Humanismus
他在這篇文章中 ,表現出一種反人道主義的立場
或者更精確地說  他認為追索人道主義的核心 關鍵不再於追索人的主體,人的本質,而是從存有本身出發
而這個存有,本質不在人身上,而毋寧是一種道說,有種天命的味道。這也鋪陳後來海氏反對人類中心主義的論調。(.反科技論....)

換句話說,海德格企圖推翻傳統主體哲學對人的預設,譬如人是理性的,人有能動性 ,人有主體性......
來追問存有的真理.而這種蘊含反主體的思考,也提供了日後的法國後結構思潮重要的思想養分.如傅柯就曾坦言受海氏影響甚深.

另外要提醒的是,海德格談的存有,並非一般意義下的"存在",非現實性意義上的實存(Existenz),而是一種統攝實存和虛無,本質與存在之間背後的存有天命
所以海德格從不認為自己是存在主義,而是在追索存有的真理.而關於存有跟存在之間的辨別,以前站上Sprache曾提到,請見
http://www.taiwanische-studentenvereine.com/discuz/viewthread.php?tid=4480&extra=&highlight=%E5%AD%98%E6%9C%89%E5%AD%B8&page=3
,這也是海氏批評沙特的地方,海德格認為,同樣在追索存有的真理,沙特只是在形上學意義看待存在和本質,並且企圖翻轉傳統的形上學命題,
而提出他那著名的哲學主張,"存在先於本質",但其哲學立場仍固著在本質和存在的傳統區辨上,忘卻追索這個區辨背後,甚麼是這個區辨的根基?
,而這個根基,海德格稱為"存有"  "Sein".





而相對於海德格,沙特的立場就比較傾向接受主體哲學對人性,主體性的肯認,認為人有其特殊的主體地位(這也是跟人道主義可以接軌的地方,
因為歷史上各式的人道主義,無論是晚期希臘的理性的人,還是文藝復興中,對於人性本身的昂揚推崇,或是馬克斯眼中,唯物主張下"社會的人",其自然的人性尊嚴。亦或是基督教式,人乃一種欠缺神性的主體。通通都透露出某種特定對於人的形上學預設。)
而沙特對於人主體特殊性的主張,可以去讀他寫的一本書  "存在與虛無"
在此書中沙特試圖提出一種存有學上,人特殊的主體地位,思路也是扣緊在人本質的追問上。
他認為 人是存在先於本質,而其他物,乃本質先於存在
打個比方 我們要生產滑鼠 在滑鼠還沒製造出來之前,還沒存在於這個世界之前,對於滑鼠的本質,他的功能,大小,一切的一切都已經在藍圖上給定了
所以 滑鼠是  本質先於存在

但是人  永遠會問的是  我是誰?  我生命的意義為何?  我的本質是啥?
但在這些追問出現前 人已經先實存在於世上了
也就是說  人永遠是透過自己的實存來追問己身存在的本質與意義
所以沙特才說 人是 存在先於本質
也就是把人本身存在的優先性提升到一種哲學層次

而這個主張,對焦到人道主義
就可以轉化出 許多具有人道主義精神的論述
人的偉大,人的尊嚴,人的特殊性,也因此獲致了一種沙特式存有學的哲學辯護。

其實你的問題是可以寫一篇大論文
我只簡短提一下,定有疏漏不全之處
請見諒吧!

ps.其實我的解讀觀點大多承襲海氏,但這篇文章是鎖定在對沙特的發問,所以要是有法國哲學的專家,很歡迎開示  

[ 本文最後由 jack 於 2010-2-5 23:30 編輯 ]

評分

參與人數 3現金 +10 收起 理由
mmarta + 3 感謝分享
lumix + 5 感謝分享
23loeweskop + 2 不知掌中戲道出此段對話會產生震撼生靈否 ...

查看全部評分

發表於 2010-1-3 18:50:48 | 顯示全部樓層
存在主義對我留下的印象和影響是那句 wir sind hineingeworfen in diese Welt, 就我的解讀是  我們每個人的存在並非有什麽驚人的大意思,並非那些老生常談的爭議 是上帝的選民或先賢黃帝祖先的後裔、是傳先啓後或留名青史、是先于動物或優於萬物、usw. 我們不多不少只是經由我們父母有意的或偶然的某次交配而被強制生出來,沒經由我們的同意就這樣被丟進這個人類殘酷的世界裏,沒什麽可以依賴或依據,值得大驚小怪地,大做文章,認爲我或我們的存在就優於某物、某事、某人的存在,能夠造福人群、創造奇跡 usw.。理念是有些黑暗,灰色,但對當時青少年反抗時期,確實是非常對胃口的,恢恢懞懞的,什麽都看不對眼。這也許是我唯一對沙特、Camus 存在主義所知、所信仰的的吧?也許根本也錯了?

評分

參與人數 1現金 +3 收起 理由
mmarta + 3 感謝分享

查看全部評分

發表於 2010-1-3 23:18:58 | 顯示全部樓層
回應上文一下

擺到一個寬廣的層次
其實你不用太考慮,理解有沒有對錯
只要把自己解讀轉化出對生命的實踐
其實就是一種存在姿態的展現

而每個人其實在面對的
說穿了
其實就是在面對己身存在處境的詰問
"我該怎麼辦"


而這個面對,擺在"存在主義"這個大旗下
有哲學式的海德格(雖然這老頭不想承認自己是存在主義.)
有文學式的卡謬,沙特(好啦,我一直私心把他當文學家看,哲學沙特迷就見諒吧!)


但是我比較感興趣的是
你開頭引的是海德格的句子
結尾卻說,由這句話的解讀來信仰法國的卡謬和沙特
這就比較有意思了(所謂同行相忌,海老頭不知會不會有被吃豆腐的感覺呢? 哈哈!)

[ 本文最後由 jack 於 2010-1-3 23:50 編輯 ]
發表於 2010-1-5 16:59:35 | 顯示全部樓層
sorry,這就是我外行人一般知識的缺陷,常常道聽途説, 不知引用的原文爲何。 當時我們那代人對存在主義的崇拜,存是那種存在的精神。崇拜的偶像通常都是穿黑色或深灰的高領毛衣,瘦瘦高高,前披短髮,非常法國式的,一問三不知但又懇懇好談的世界觀。一般看起來要帶些營養不良,慘白慘白的面孔,猜想是昨夜又通宵辯論人生的意義到深夜,睡不好。其實那時人人都是手上煙霧朦朧,奄奄一息的。這就是我對存在主義的認識。

評分

參與人數 1現金 +5 收起 理由
kati + 5 哈~好貼切!

查看全部評分

發表於 2010-1-5 23:10:50 | 顯示全部樓層
你不用說抱歉啦  其實你用海德格的拋擲性概念 來詮釋存在主義是個不錯的開頭

在人被孤獨的拋擲到世上的無依處境下,人該如何面對現代世界的荒誕,如何肯定自我存在的價值,勇敢做出選擇並對自我負責?這其實就是存在主義思考的主要問題(但這就比較接近沙特的存在主義, 而非海德格的存有學就是, 應該不難嗅出其中人文主義的論調)

不過也有其他比較悲觀論調就是, 像是卡夫卡之類

只是我們如果把一切揉合起來 ,就會比較有霧裡看花 ,見林不見樹之憾

我只是好奇, 你理解存在主義背後的個人認知脈絡為何
我在猜 或許你直接或間接有經歷過台灣戰後文學受到存在主義思潮影響的那個年代
大概在六零年代左右

因為那時的文學氣氛很像你對存在主義的印像
帶點灰濛濛的焦躁情緒
還透露出某種荒謬的疏離感

其實回到當時的社會背景,
對體制的不滿啦 高壓的政治環境.. 種種苦悶,
使得那一代有許多人, 期待與存在主義的文學對話裡找到反叛和出口
用荒謬和虛無化來對抗外界冰冷又殘酷的現實

不過有些人認為
這類西化的文學運動只是廉價地移植歐美的思想
因此也連帶影響了後來的鄉土文學論戰

好像越扯越遠了 哈!

分享一下我最近念到一個還蠻有存在主義風格的句子

"人生有時還真是荒謬得井然有序啊"

蟻天要回西丘啦! 吾身去也!

[ 本文最後由 jack 於 2010-1-5 23:56 編輯 ]

評分

參與人數 2現金 +3 短評 +1 收起 理由
mmarta + 3 感謝分享
Nish + 1 恩..我想應該是荒謬"得",不是荒謬"的&quot

查看全部評分

發表於 2010-1-6 00:02:52 | 顯示全部樓層
Nish啊, 既然妳主修哲學 怎麼只挑挑在下的錯字就飄然而去,
不知可否讓小弟有機會拋磚引玉呢?

評分

參與人數 1短評 +2 收起 理由
Nish + 2 "的"和"得"的區分則是剛好我小學老師有

查看全部評分

發表於 2010-1-6 17:35:14 | 顯示全部樓層
不得不囘 Jack 的猜測 !!

你猜的60年代,該不會指西元吧!但大致你是猜對了,後來我當然是鄉土文學的信徒。
不瞞你說, 那時我們嚮往的是遠方,三毛寫的羅曼史,也只可能在遠方發生。我當時一心想的是怎麽樣能抱著吉他到遠方流浪。結果真就流浪異方,囘不了家,得等夕陽西下才能囘鄉告老了! 真不是也有些微存在在主義的諷刺嗎?

評分

參與人數 2現金 +2 短評 +1 收起 理由
mmarta + 2 有看有推
jack + 1 所以"流浪到淡水"就好,安全是回家唯一的 ...

查看全部評分

德國台灣同學會論壇

GMT+1, 2024-12-30 18: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