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表於 2007-10-4 02:59:59
|
顯示全部樓層
原文由 marspooh 於 2007-10-3 00:41 發表
雖然說一般的理解可能會是先看過雞才有雞的概念, 但我也可以跟妳說, 牠長得什麼樣子, 然後牠叫什麼, 而妳這時還沒看過這種鳥, 等到妳突然有一天看到這種鳥, 然後認得牠是我所描述的, 那這時是先有這種鳥, 還是先有這種概念???
看到第一個問題時是想到以前看"玫瑰的名字"一書中,曾經提到"玫瑰"為何是玫瑰?
正確的文字因為書不在手邊所以無法寫出,但記得是說,當有人給了第一朵玫瑰這個名字時,它就是玫瑰了.
雖然這本書主要並不是在討論這個問題,不過這句話當時我想了很久,這有點類似雞與雞的概念這個問題.
從我個人觀點看來,也就是說,人們一開始並不認識任何的物體,但是給與了這些東西名字,並以此來稱呼,從此之後,雞之所以為雞,玫瑰之所以為玫瑰,就是因為他們具有和第一隻雞(或其他)一樣的特徵.
也許有些人並沒有看過雞,但是一聽到雞,就會相信其存在,並且在腦海中想像別人所告訴他的雞的樣子.(可能想像的和真實的還有誤差).
因此,個人認為,就這個問題來看,還是先有了雞,並稱之為雞,其它沒見過的人才因此對照腦海中的想像(概念)與真實的雞的差別並且進行修正.
另外,在前一章的柏拉圖理型論中,柏拉圖是主張先有理型(完美的雞的模子)存在,而後所有感官世界中的雞都只是模子的複製品.
而在靈魂論裡,柏拉圖主張靈魂已經先看過完美的模型.這裡應可看成柏拉圖認為,是先有雞的概念,而後稱呼所有符合雞的理型的
動物為雞.
那麼,根據以上兩種論述,個人產生了以下的問題:
1.柏拉圖主張先有雞的理型存在,而後才有複製品,並且存在於現象界中,所以人們不斷的追求不朽的理型.而在"先有雞"的這個命題中,則反過來是人們透過不斷的觀察,理解和歸納,最後把具有雞的特徵的動物歸為雞的ㄧ類.也就是說,當柏拉圖在尋求外在目的之時,這個命題卻是反過來尋求每ㄧ物種本身,其內在(相對於柏拉圖所外求的理型)的相同性?
2.由此推論,那麼理型還是存在,只是根據此命題,理型應該是來自本身,而不是外設.既來自觀察物種本身所具備之特徵所歸納出來的理型,那麼理型應也能是不朽的....既如此,感官的世界是否不同於柏拉圖所說的那麼不可靠呢?
[ 本文最後由 Charlotte 於 2007-10-4 15:01 編輯 ]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