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台灣同學會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3545|回復: 1

研究倫理典範--原住民擔任碩士主考官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8-2-24 00:47:0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這的確是相當特殊的一場口試:台灣原住民學者研究部落文化,發表碩士論文,主持口試的除了三位教授以外,全族旁聽,耆老發問。放眼世界人類學、社會學研究甚至文化研究,我未曾聽過由被研究者擔任主考官的。這位學者的論文題目光看就覺得很有意思,希望它有漢文字版本!

「這場在地口試為研究倫理立下典範」,拉互依指導教授林益仁說,歷來研究司馬庫斯的卅餘篇博碩士論文、研究計畫中,這是首次由研究者向被研究者報告,並接受被研究者檢視和提問,是很大挑戰。

拉互依花三年完成論文「是誰在講什麼樣的知識—地方知識實踐與Smangus(司馬庫斯)部落主體性建構」。拉互依父親倚岕•穌隆是頭目,主持祈福儀式後開始口試,拉互依全程以泰雅母語陳述,堂哥尤勞譯成國語。族人提問沒放水,發問欲罷不能,午餐不斷延後。

【報導出處】


法國人類學家 Levi-Strauss 很久以前就曾經提出,學者認知和行為者認知之間的差距。而這是以人或人類行為為研究對象的學者應該注意到,並且致力於縮小的。然而今日的學術研究,不可諱言的,「自成一家言」,只根據學術邏輯而忽略現實者比比皆是。

[ 本文最後由 yzk 於 2008-2-24 12:55 編輯 ]

評分

參與人數 4現金 +10 短評 +1 收起 理由
mmarta + 4 實用資訊
Pheretima + 4 感謝分享
immanuel + 2 感謝分享
schmidt + 1 感謝分享

查看全部評分

發表於 2008-2-24 09:48:14 | 顯示全部樓層
原文由 yzk 於 2008-2-24 00:47 發表
法國人類學家 Levi Strauss 很久以前就曾經提出,學者認知和行為者認知之間的差距。而這是以人或人類行為為研究對象的學者應該注意到,並且致力於縮小的。然而今日的學術研究,不可諱言的,「自成一家言」,只根據學術邏輯而忽略現實者比比皆是。


是那個寫憂鬱的熱帶Traurige Tropen 的 Lévi-Strauss?
----

司馬庫斯是很獨特的狀況,部落以教會為核心,集體的經營民宿與種果樹蔬菜,也有很多與國家的抗爭經驗。
加上研究者是頭目的小孩,指導教授也是長期參與司庫自治運動....

“論文“可以成立,是因為有一個社群在承載,論文是這個社群的“共識語言“,
而可以成為這個社群的共識語言,必有其配套的“社會制約“。
研究田野的對象本身的社會狀態
如果沒有可以此等社會制約來承載“論文語言“,根本不可能。
司庫部落在風倒木事件過程中
不斷面對傳統領域的使用權力與國家法律衝突的問題
過程中不但面對部落社會與國家社會兩套不同系統的銜接問題
也得面對單一部落要去協調整個傳統領域涉及到的其他部落的協調問題
這樣累積出來的社群條件
才有辦法去承載一個“論文發表與討論“


所以這實非研究者單方面的態度問題
也非訴諸一句“研究倫理“就可以解決的事情。
這個大帽子太泛道德了

研究倫理不是不可以講
而是這個報導中讓“研究倫理“可以真正實踐的條件卻被淹沒
也許連當事人本身自己也沒有察覺為何此事可以在司庫部落發生
這是可惜的地方!

的下一步》寫泰雅教材 娶布農學妹

【聯合報╱記者王慧瑛�新竹縣報導】 2008.02.24 03:49 am
   
拉互依•倚岕(右)論文通過族人口試後,成為司馬庫斯第一位碩士,五月將迎娶愛情長跑多年的女友鄔黎。
記者王慧瑛�攝影

「我沒有辜負族人!」廿八歲的拉互依•倚岕在族人期待下,完成碩士學位,他對部落栽培他讀完研究所,內心充滿感恩,「畢業後我會回部落服務,回報族人」。

司馬庫斯部落實行共享制度,族人工作由部落指派,每人月領一萬多元零用錢,教育費、醫療等需求由營收支付;拉互依讀研究所期間,部落每月提供六千元生活費,及學費補助。

「我是共享制度的受益者」,拉互依說接下來是責任的開始,除擔任部落發展協會祕書,也要投入教材編纂,讓泰雅知識向下扎根;五月還將迎娶相戀多年的布農族女友鄔黎。

拉互依是頭目之子,升國中那年暑假,輔大山服社學生吳雅玲認為拉互依資質不錯,和他父母溝通後,建議讓拉互依轉學到台北縣。當時拉互依的母親、大哥送他到台北讀書,離別時,母子都哭了,母親返回部落後,拉互依又哭了一周。

國中畢業後,拉互依就讀嘉義農專五專部,後來在同校讀完二技,結識來自台東的布農族學妹鄔黎。完成大專學歷後,拉互依返回部落工作兩年,才再讀研究所。

拉互依說,過去交通阻礙,不少部落孩子放棄升學,道路開通後,部落孩子求學路不再坎坷。
【2008/02/24 聯合報】

司馬庫斯小檔案》上帝的部落 共有共享

【聯合報╱王慧瑛】 2008.02.24 03:49 am  
司馬庫斯是台灣最深僻的(泰雅族)部落;因遺世獨立有「上帝的部落」稱號,又被稱為「黑色部落」。
照片�拉互依提供
位在新竹縣尖石鄉後山的司馬庫斯,海拔約一千五百公尺,從尖石出發需三小時車程,是台灣最深僻的(泰雅族)部落;因遺世獨立有「上帝的部落」稱號,又被稱為「黑色部落」。
司馬庫斯在一九八○年才有電力,是全台最晚供電的地方。一九九一年發現全台最大原始巨木群,造成轟動,五年後產業道路開抵部落,解決居民行的問題。
司馬庫斯居民廿八戶,約一百五十餘人,種小米、水蜜桃、蔬菜等。近年來發展觀光,民宿、餐廳漸次設立,部落經濟大為改善。二○○三年開始有網路、市話,開啟原住民孩子與世界接軌的窗口。
司馬庫斯土地共有制度,最為人津津樂道。設「十一部、三會」,包括人事、社會福利、教育文化、衛生醫療等部,有八成族人加入,四年來獲好評。
【2008/02/24 聯合報】

[ 本文最後由 kati 於 2008-2-24 12:17 編輯 ]

評分

參與人數 6現金 +10 短評 +2 收起 理由
solad + 2 + 1 我很贊同
mmarta + 2 感謝分享
Pheretima + 2 感謝分享
kido183 + 1 感謝分享
yzk + 2 是那個 Claude
immanuel + 2 感謝分享

查看全部評分

德國台灣同學會論壇

GMT+1, 2024-12-22 05: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